《北上》原著中,马思艺的结局颇为悲情,作为马福德的后人,她执意改名为马思意,表达对祖父的思乡之情,她绝食拒绝治疗而不幸去世。
剧版的《北上》里,她的结局似乎也是孤身一人,花街朋友们的关心也无法填补她内心的空洞。
她宁可向老周借款4700元,用打工归还欠款,也不接受望和和大华子直接给钱的心意。
小谢和大华子还不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们的关心最终也没有改变思艺的命运。
01
周海阔和邵星池卖了游戏币,筹集1万元给谢望和创业,而望和想的是赚钱后,扣除一万元,剩下的钱给思艺还债 。
马奶奶不同意思艺去做模特,大华子为了帮思艺,想把签约的1万元分一半给思艺。
谢望和和大华子的好意,不仅没让思艺感激,反而让她感到窒息。
因为以她的家境,她会为无法回报这份恩情而感到愧疚。

谢望和的冲动和鲁莽是天生的,他是花街孩子王,天生好强有领导力,让他有帮助弱者的冲动。
在剧里,他自己也没分清楚,是想创业、帮思艺还是帮家里减负,到底哪个才是他行为的由头,只能理解为是一场青春的冲动。
他拿了一万元去北京,最后灰溜溜回到花街,没钱没资源只有创意是没用的。最后他花光了1万元,回到学校重新准备高考。
他的鲁莽和老谢太像,老谢就因为预判失误拿了大家的钱投资新船破产,血本无归。
谢望和也很鲁莽,他觉得不帮思艺是他的失责,他把1万元当做天使投资,要和海阔星池亲兄弟明算账。
对于思艺,他是强者对弱者的姿态,不求回报,他的关心其实是自我感动。
大华子直接给钱的做法,思艺更不会接受,这无异于是一种羞辱,让她更加无地自容。
思艺早就看清这一点,帮忙只能帮一时,也不可能帮一辈子。
她只能靠自己,还有一个不省心的妈,她无法摆脱的身世,朋友无私的帮助只让她觉得想要逃离。
02
思艺跟开饭店的周宴临借4700元,想用打零工偿还。老周一开始不答应,怕影响她学业。
思艺坚持如果不让她来打工,她就想其他办法,老周答应让她周日来店里帮忙。
相比之下,老周的做法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和大华子和小谢想直接给钱,老周的做法更成熟理性。

他让思艺来店里打零工,通过劳动帮她建立信心,获得成就感,重要的是思艺心里没有愧疚,觉得自己可以做主。
老周的做法符合成人世界的思维方式,让思艺保持独立和自主。
03
思艺从小被妈妈抛弃,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的疼爱无法弥补母爱的缺失。她认为自己被抛弃,心里缺乏安全感。
从她拒绝谢望和对她的好,能看出来,她害怕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
同样的,思艺帮陈睿补课,顾区长请了老师做家教,让思艺一起来学。明明是学习的好机会,她也拒绝了,因为不想欠人情。最后顾区长说要感谢她帮忙补课,思艺才同意。

和周宴临同样理性的还有邵禀义,马奶奶生病后,大家想帮她增加收入,比如每个月多给房租。
邵禀义觉得不妥,他说马奶奶是要强的人不会接受的。最后是他去找了陈泊,联系上了顾区长促成低保。
老周和老邵都懂得怎么帮助人,而不让被帮助者觉得冒犯。
帮助人要懂得量力而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或逞能,不然收受的双方都会受其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