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红军一高级将领叛变被处决,毛主席为何给他覆盖军旗?

韩当聊过去 2023-12-08 13:47:00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遗体上盖军旗,该做法通常是用于军人在执行任务期间不幸牺牲,而他的牺牲又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因此为了表示对这名牺牲的烈士的付出以及表达对他的尊重,所进行的一种特殊且充满荣誉的仪式。

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每一位身披军旗埋葬的人,都是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利益而牺牲的烈士。

然而,在我党早期革命时期,却有这样一个例外,他本为红军高级将领,后来却企图叛变投降,还差点给我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可是当阴谋败露,他被组织处决之后,毛主席却坚持给他覆盖军旗下葬。

这个人是谁?他是如何参加革命的?他与毛主席之间又有哪些故事?

两封信

1927年12月29日,湖南省茶陵县边境的壶口村,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师正在这里召开一次紧急的内部会议。

会议是由彼时正担任红一师前委书记的毛主席主持召开的,昨日,他还在井冈山上,可当他接到了一封来自茶陵县的密报后,毛主席顾不上还在发炎浮肿的伤腿,连夜赶赴到茶陵县,并在壶口村召开了这场紧急会议。

红军是党指挥枪,而毛主席是红一师这支部队的创立者和奠基人,茶陵县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才需要他连夜奔行至当地解决事态呢?

此事,还要从一周前说起。当时,国民党内部桂系与粤系军阀激战刚刚结束,缓过劲来的蒋介石又下令湖南当地的国民党军继续进攻此地的工农红军。

在这个时间点,正值我党组织的秋收起义受挫不久。在湘赣边境,红军只掌握了茶陵、永新等几个小县城,而在这其中,又以茶陵最为富裕。因此,茶陵县便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国民党军的围攻。

进攻茶陵县的是国民党第十三军,军长叫方鼎英,此人是黄埔一期出生,与茶陵县我军的最高负责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浩是同班同学。两军激战数日之后,方鼎英写了一封信,遣人秘密送给了陈浩。

方鼎英以昔日同窗之名义,劝告陈浩投降国民党。同时,方鼎英还表示,以陈浩之才能,他投降国民党后,蒋介石不仅不会追究他的责任,还会提拔他为军长,至少与方鼎英平起平坐。毕竟,他二人曾经都是黄埔学员,都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

陈浩收到信件后,内心纠结不已。他的信仰并不如其他人那么坚定,早在两周以前,他就和毛主席发生过矛盾,当时,他就产生了要离开红军的想法,可最终因种种原因,他没有付诸行动。

现在,昔日老同学写信劝降,陈浩想着,不如就这样一走了之,到国民党那边显然会比在共产党这边更有“前途”。

陈浩不知道的是,他在收到信后不久,此事就被我红军第一团的党代表宛希先知道了。本着相信自己同志的原则,宛希先并没有主动和陈浩挑明此事,而是等着陈浩主动提起。可是出乎宛希先意料的是,一连过去几天,陈浩也没有和他说过这件事。

不仅如此,宛希先还敏锐的注意到,这几天时间里,城外国民党军攻城的动静是越来越大,但是其激烈程度反而大大降低。

陈浩的行为也很反常,这几天时间里,他不仅没有主持城防事宜,反而经常在团直属的特务连连部里面开会,像是在密谋着什么一样。

出于警觉,宛希先立刻就想要找到陈浩,并与他挑明方鼎英送信一事。但是等他冷静下来分析,宛希先就觉得此事不能鲁莽,前不久,宛希先就和陈浩发生过矛盾,二人的关系现在并不融洽。

并且,万一陈浩真的有投敌的想法,宛希先现在贸然去挑明,不仅对他自己不利,还会对整个茶陵县的红军有重大影响。

思来想去后,宛希先决定给远在一百多公里以外的井冈山上的毛主席写封信,介绍茶陵县现在暗流涌动的情况。毛主席收到信后,立刻觉察出陈浩的意图和茶陵县现在面临的危险。于是,他顾不上受伤未愈的腿,和警卫员一起,连夜就向茶陵县出发。

难得的将才

在路上,毛主席一面焦急赶路,一面在心里仔细测算,分析陈浩变节的原因。他不敢相信,为何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陈浩的转变就如此之大。

说起陈浩,现在的历史文献对他记载甚少,但在当时,他可是红军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本是湖南祁阳人,大革命时期,陈浩追随孙中山的脚步,来到了广州,并加入了黄埔军校,是最早的一期学员。

在黄埔时,陈浩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出于拉拢,蒋介石对他青睐有加。可是农民家庭出身的陈浩,在黄埔接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之后,便认定这才是自己终生的信仰。于是,在军校还未毕业时,陈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还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7年,党中央决定在湖南组织起义,并派毛主席去负责筹备此事。当时,在江西、湖南两地的共产党武装力量共有五千多人,毛主席将这些人集中起来,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由卢德铭任总指挥,陈浩则是其中的一个主力营营长。

后来,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面对敌人四路大军围剿,毛主席果断下令放弃攻打长沙,向井冈山地区转移。在转移途中,因为遭受失败,而放弃在大城市的策斗争略,这些因素使得队伍里思想混乱,人心不齐,不断有人逃离队伍。

部队行至三湾时,毛主席主持三湾改编,并表示要将党支部建在连上,由党指挥枪。此做法,在世界历史上尚属首次,之前北伐战争中,叶挺的铁军也不过是将党支部建在团上。

因此,毛主席的这个做法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其中就包括红军中的主要指挥员,余洒度和苏先俊的反对。

在当时,若身为红军,即便日后脱离队伍或是被俘,尚还有生机可言。可要是共产党员,被抓后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连家人也要遭受牵连。

正是因为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手段如此残忍,当时的许多进步人士才不愿意加入共产党,即便加入了,许多人也选择隐瞒下来,不公开身份。

如果按照毛主席的意思,将党支部建在连上,这就意味着,以后的斗争中,红军与国民党军就将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没有退路可言。

此时的许多人还抱有军阀思想,包括红军里的部分将领,都觉得此举过于极端。在这时,陈浩站出来,坚定的支持毛主席的思想,由于他以及其他红军指战员的坚持,三湾改编才能够顺利完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陈浩对于毛主席而言,是有着特殊意义的。秋收起义是毛主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领导队伍进行武装斗争,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三湾改编正是伟人思想在军队中的一次实践,有了陈浩的支持,才能够如此顺利。

三湾改编之后,尤其是红军放弃大城市,到条件艰苦的井冈山上去进行斗争。这让余洒度和苏先俊等一批将领对毛主席产生了不满,先后离开了红军。

少了这些能战之将,井冈山上的红军一时出现了无将可用的局面,此时,毛主席提拔陈浩为最高军事指挥,将大梁交给了他。

后来陈浩的表现,证明了毛主席没有看错人。在初上井冈山时,陈浩率兵四处奋战,打退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围剿。后来国民党内部派系混战,敌人不战自退,红军的处境也由此转危为安。

之后,趁着国军内斗之际,毛主席还让陈浩率军去攻占茶陵县,扩大井冈山根据地的范围。不料想,在富裕的茶陵县,陈浩的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满意井冈山艰苦的生活,开始带头破坏红军纪律,甚至还和手下去逛青楼,喝花酒。

陈浩此举,自然引起队伍里一些同志的不满,比如宛希先。为此,他多次劝陈浩不要脱离党的斗争纲领,可陈浩一意孤行,他不仅不听劝告,还打压以宛希先为代表的红军战士。无奈之下,宛希先只好写信给毛主席,向他说明情况。

毛主席收到信后,立即严厉训斥了陈浩,并要求他停止一切脱离群众的行为。有了毛主席的训斥,陈浩暂时安分了下来,可不久之后,方鼎英的一封劝降信,再次让信仰不够坚定的陈浩产生了动摇。思想上的滑坡,最终导致陈浩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12月29日,天刚蒙蒙亮,毛主席赶到了茶陵县。可还没进县城,他就发现宛希先正带着人在县城外四处搜寻着什么。

此时,茶陵县周边的几个镇还有国民党十三军的士兵,毛主席和宛希先此时身在城外,处境凶险。宛希先看到毛委员来后,立刻跑向前去向他说明情况,就在昨晚,陈浩带人偷偷出城,现在已经不见踪影。

毛主席知悉后,暗叫不好,他拿出地图,仔细观察起茶陵县周边的地形。随后,他指出一个方向,说,陈浩应该是带人前往这个方向了,现在立刻追还来得及。

说罢,毛主席顾不上休息,就要去追回陈浩。可是宛希先却拦住了他,说:“陈浩已经叛变,您就这样追过去,太危险了,还是我去吧。”

毛主席想了想,觉得宛希先说的有道理,但他还是坚持要亲自去把陈浩追回来。毛主席说:“陈浩是我提拔上来的,我让他当红一团的团长,现在他投敌变节,我也有责任。但是那些跟在他后面的战士是无辜的,很有可能是受了他的蛊惑,还是我去吧,红军现在再也经不起损失了。”

见毛主席坚持要去,宛希先没有办法,他只好调集了一个排的战士,跟在毛委员的后面。率领这个排的是红一团二营的营长,名叫罗荣桓,也是他最早发现陈浩出城的迹象。毛主席没有耽搁时间,立刻就带着人追寻陈浩而去。

经过一路搜寻,终于在当天黄昏时分,毛主席一行人于茶陵县边境的壶口村截住了陈浩,此地距离方鼎英的十三军驻扎的株洲已经很近,再晚一点,陈浩真就要率领部分红军投敌了。

追上陈浩之后,双方气氛剑拔弩张,甚至一度要拔枪激战。幸亏红一团的前身是参加秋收起义的红一军第一师,这支部队在起义失败之后,只剩下800多人。

最后在永新县三湾村这个地方,毛主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红一师压缩成了红一团。也是在这里,毛主席将陈浩提拔为红一团的团长,把这支部队交到了他的手上。

因为三湾改编,毛主席在红军中很有威望,因此尽管陈浩有意投敌,可那些被他骗出来的红军战士还是选择相信毛主席,反手将陈浩绑了起来。

陈浩是此时红军中的最高军事指挥员,他的叛变,性质是极为严重的。当晚,毛主席就在壶口村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内容就是讨论该如何处理陈浩。面对陈浩的背叛,宛希先、罗荣桓等人都主张将其枪毙,以儆效尤。

起初,毛主席并不愿意枪毙陈浩,红军内部同样也有不少人为其求情。可眼下红军处境艰难,方鼎英正在进攻茶陵县,蒋介石对井冈山虎视眈眈。如果此时红军内部出了问题,中国革命必然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最终,在深思熟虑后,毛主席决定枪毙陈浩。

枪毙掉陈浩之后,毛主席看着他的尸体,神情显得十分悲痛。随后,他对罗荣桓说:“给陈浩盖上军旗吧,虽然,他已经不能再被称呼为同志,但无论怎么讲,陈浩于党,于红军,于井冈山还是有功的。”

因为毛主席的这般话,陈浩最终在下葬时,身上被盖了一面印有锤子镰刀的红旗。虽然他叛变革命,但他曾经对革命有功,这些功劳,毛主席没有忘记,红军也没有忘记。

而且因为毛主席的这个举动,陈浩带出来的队伍中的大部分人,也选择重新回到红军中。少数的几个与陈浩串通一气的,毛主席则是下令将他们关起来,但是并没有处死。

眼下,根据地正在遭受围剿,暂时还不能放他们离开。等到形势安全下来,毛主席承诺将他们放掉,这也应了他在秋收起义时说的那句话。革命,就是要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如果理念不一致,共产党也允许他们离开。

只是可惜了陈浩,他本为红军高级将领,军事素质高,指挥能力强。如果陈浩的信仰足够坚定,必会为革命、为人民立下大功,也不至于最终落得个被伟人“挥泪斩马谡”的下场。

对于陈浩这一高级将领叛变的处理,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 陈浩.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百度百科.

2. 宛希先.百度百科.

3.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百度百科.

4. 宛希先:第一个坚定地追随毛主席干革命的人.中国共产党新闻.2014-12-31.

5. 黄埔军校生井冈山时入共产党 有人封帅有人叛逃(3).中新网.2019-09-21.

注: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对话皆为作者根据史实资料和当时的情景合理设计的,不可作为参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72

韩当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