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杨再兴,岳飞麾下首席悍将,差点生擒金国主帅完颜宗弼。临颍之战,杨再兴单骑冲杀,连斩百余人。小商桥之战,三百骑兵对战数万金兵,还能斩首两千余人,虽败犹荣。
19、赵方,南宋名将,孟珙都要接受他指挥。赵方足智多谋,善终用兵,还懂得培养人才。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却在枣阳遇到惨败,被赵方两次伏击,损失惨重。
18、黄盖,东吴名将,老当益壮。无论是剿灭贼寇,还是抵御曹操,黄盖都是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赤壁之战,年近七十的黄盖,实施“苦肉计”,又组建“敢死队”,杀得曹操丢盔弃甲,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17、李续宾,湘军首席悍将,骁勇善战。太平天国两大军事重镇:武昌、九江,都是李续宾拿下来。翼王石达开,两次被他戏耍,若非死于三河镇,曾国荃没有出头之日。
16、李续宜,湘军猛将,李续宾的弟弟。宝庆之战,李续宜临时招募士兵,率一万人增援宝庆,压着石达开吊打。挂车河之战,李续命击败陈玉成,太平军无法直接增援安庆。
15、江忠源,湘军鼻祖,也是第一个获得封疆大吏的湘军主帅。蓑衣渡之战,江忠源伏击成功,打死南王冯云山,太平军老兵阵亡数千人,改变了晚清走向。江忠源若非死于庐州,曾国藩也难出头。
14、刘松山,湘军悍将,作战悍不畏死。无论是打太平军,还是征讨“捻军”,刘松山都是冲杀在第一线。远征西北,刘松山是前敌主帅,却依然操刀上阵,不幸阵亡。
13、刘锦棠,湘军名将,猛将刘松山的侄子。刘松山阵亡后,刘锦棠临危受命,平定西北动乱。左宗棠远征,刘锦棠是前敌主帅,收复疆域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威震中亚,沙俄不敢轻举妄动。
12、刘腾鸿,湘军虎将,作战风格是“蛮干”,喜欢死磕到底。湘军早期,刘腾鸿是独当一面的大将,曾国藩回家“丁忧”,刘腾鸿负责江西军务,与太平军厮杀,收复失地,夺回瑞州,不幸被流弹打死。
11、蒋益澧,湘军大将,但脾气非常暴躁,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起初,李续宾、蒋益澧并列,蒋益澧作战更猛,但关系不好,中途不辞而别,得罪了湘军团体。左宗棠督师江浙,重用蒋益澧,江浙快就平定。
10、周宽世,湘军猛将,李续宾麾下头号悍将。三河之战,湘军主力覆没,周宽世突围而出。次年,周宽世在宝庆拖住石达开,为李续宜、刘长佑增援赢得时间,10万太平军一败涂地。
9、席宝田,湘军主帅,自成一派,战功显赫。湖南各地天地会武装,几乎都是席宝田扑灭。后来,席宝田远征西南,平定云贵川,所向披靡。但是,席宝田喜欢私藏战利品,劫掠多过,被官员弹劾。西南即将平定时,席宝田辞职回家养老,躲避舆论。
8、罗泽南,湘军创始人,也是第一个打出“湘军”旗号的人。湘军名将,几乎都是罗泽南的学生,李续宾、李续宜、刘腾鸿、蒋益澧、毕金科,等等。可惜,罗泽南喜欢冒险,在武昌城下被韦俊打死。
7、李臣典,湘军“吉字营”头号猛将,是曾国荃建立功勋的关键人物。但是,李臣典杀戮过多,又过于喜欢享乐。天京陷落,李臣典率先入城,直奔天王府,享受了美好人生,力竭而死。李臣典之死,曾氏兄弟讳莫如深,也是湘军纪律败坏的缩影。
6、彭玉麟,湘军水师名将,号称“三不要”,不要钱、不要利、不要命。湘军阵营,彭玉麟跟独特,所部纪律很好,还曾要求曾国藩杀了曾国荃,严肃军纪。彭玉麟组建的长江水师,是近代北洋海军的前身,说他是“海军之父”也不为过。
5、杨载福,湘军水师名将,与彭玉麟并列,后督师西北。九江之战、安庆之战、天京之战,杨载福水师封锁江面,太平军粮草断绝,必败无疑。中法战争,杨载福横渡海峡,与刘铭传一起抗击法军,捍卫主权、尊严。
4、彭毓橘,湘军悍将,曾国荃的表弟,作战悍不畏死。天京之战,彭毓橘奋勇杀敌,横冲直撞,独自斩杀几十人。抗击“捻军”,彭毓橘两次杀入重围,救出淮军大将刘铭传、郭松林。蕲水之战,赖文光诱敌深入,彭毓橘陷入泥潭,被打死。
3、刘长佑,湘军主帅,自成一系。蓑衣渡之战,江忠源、刘长佑联手,以2千兵马埋伏太平军,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军政格局。刘长佑还提出“三路远征日本”的战略计划,可惜清朝不采纳,否则不会有甲午惨败,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模样。
2、王錱,湘军悍将,罗泽南学生。王錱桀骜不驯,不听从曾国藩,也看不起他的为人,王錱只服从罗泽南。王錱擅长“运动战”,诱敌出击,消灭对手,与曾氏湘军的“堡垒战术”不同。可惜,王錱英年早逝,名气不显。
1、曾国荃,湘军悍将,擅长“堡垒战术”,与对手死磕。李续宾死后,曾国藩重点栽培曾国荃,把最好的资源都送给他。安庆之战、天京之战,曾国荃主要是“围困城池”,鲍超、张运兰、多隆阿等猛人则负责对付援军。兄长帮助,曾国荃得以建功立业,但所部“吉字营”纪律太差,天京陷落后,曾国荃无奈辞职,躲避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