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卢沟桥暴雨后安然无恙,小清河桥却毁了:卢沟桥真是个奇迹

阿昌走遍中国 2023-08-06 00:08:59

台风“杜苏芮”北上,2023年7月31日,北京遭遇140年以来的特大洪水,受灾最严重莫过于北京房山区,房屋倒塌,村庄冲毁,道路中断,酒店民宿、景区关闭、游客滞留,到处一片残垣断壁,犹如一次大地震后灾难片。

官方报道北京这次大洪水超越了2012年7月12日那场大洪水降雨量3倍,水火无情,人在大自然灾难面前犹如蝼蚁,显得那么渺小,这些年全球气温变暖,气候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保护环境应该值得每一个人重视。

北京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今天留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若干处,包含,建筑,遗址、桥梁等,著名历史景点有故宫、长城,卢沟桥、在这次大洪水面前,一座古桥(卢沟桥)验证了古人智慧与大国工匠技术。

可能每个人对于卢沟桥最记忆深刻的认知,就是来自于教科书里“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国打响抗日战线第一枪,如今卢沟桥即使国家1961年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景区,卢沟桥门票20元。

卢沟桥在古代是进京的咽喉要道,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卢沟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也就是金大定二十九年动工,完成于1192年,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共有桥墩10个,11个桥孔,140根望住,501只石狮子,是目前北京地区保存最完美的古桥,地处永定河横跨卢沟河得名(卢沟桥)距今800多年历史,在这次大洪水中安然无恙。

这些天多家官方媒体报道夸赞卢沟桥古人造桥技术和智慧,网友直呼现在建筑比起来就是豆腐渣工程,其实根据记载卢沟桥也一直存在多次修缮,在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毁于洪水,卢沟桥重建,在卢沟桥头并立碑题词记录修建工事,还有乾隆皇帝亲笔墨宝“卢沟晓月”。所以我们今天卢沟桥历史年代有800多年,实际卢沟桥重建之后到今天历史才300多年。

而位于卢沟桥一侧小清河大桥,大桥第四跨桥墩在这次不幸大洪水中被冲毁,网友提出质疑,卢沟桥800多年保存安然无恙,网友还发出疑问,在古代建桥,工匠们没有各种资质证书,并没有各类专家评审,卢沟桥在大洪水面前验证了古人建桥智慧以及过硬工匠技术,小清河桥在现代先进技术加上钢筋水泥上而不堪一击。

卢沟桥为什么如此牢固,历经几百年风雨,大洪水完美保存到今天,依然发挥重要防洪作用,经过一些专业资料得出的结论:卢沟桥防洪体系设计非常巧妙,卢沟桥桥墩的平面形状俯视呈船形,北端迎水方向砌成楔形分水尖,长4.5-5.2米不等,约占桥墩的十分之四,用以迎击上游冲来的洪水。每个分水尖上加装了一条边长约26厘米的三棱形铁柱,俗称“斩龙剑”。又在分水尖的凤凰台上加压了6层厚达1.83米的压面石,第一、二层挑出于分水尖之外,其余4层逐渐向上内收,至顶上台面微微隆起,似琴面状。

不管是春季泥沙冰凌还是 夏季洪水泥石流,从没使卢沟的桥墩撞毁和堵塞,更体现了古人杰出的智慧,数百年来,卢沟桥这把“斩龙剑”不知保护过多少次卢沟桥免遭毁坏,保护了下游多少生灵免遭涂炭。

卢沟桥完美无缺抵抗大洪水侵袭,而近代才40多年的小清河桥却塌了。小清河桥位于卢沟桥西侧、小清河桥在7月31日被洪水冲垮。

第一财经官方报道:此次小清河桥第四跨桥墩被洪水冲垮,北京丰台区防汛办7月31日晚发布的消息,经初步判定,垮塌是因强降兩导致永定河水激增,开闸泄洪后,分洪过程中水势凶猛,以致小 清河桥第四跨的桥墩被冲垮,超过了小清河桥防洪承载量。

网上资料并没有过多关于小清河桥详细资料,深圳特区报文章中指出:小清河桥它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西的周口店路,跨越小清河,桥梁东侧与桥西街、卢沟桥相接,桥梁长约160米。所处位置在1950年以前原有一座旧桥,1957年进行过加固,1958年将旧桥拆除重建,同年8月通车。小清河新桥建于1971年9月,后来此桥并入卢沟新桥,桥名也就不再使用了。这次出现塌毁的是小清河(旧)桥,是一座八孔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

卢沟桥与小清河桥,同时遭遇同样大洪水,更能证明到底是古代技术过硬,还是现在建筑豆腐渣工程,这个不好评价,你对小清河桥与卢沟桥遭遇洪水,有何评价,欢迎讨论,关注我,每天分享不同的旅行世界。

0 阅读:16
阿昌走遍中国

阿昌走遍中国

专注于摄影,人文,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