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袁文才被误杀,谁之过?毛主席:这两人杀错了

周术明说 2024-11-26 10:14:45

毛主席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绕不开两个人:袁文才、王佐。

这两人中,袁文才曾经入过党,大革命后上了山,带领一众农民自卫军活跃于井冈山一带。而王佐,就是纯纯的“山大王”,虽然也率领了一支农民自卫军,但他本人没有红色身份。

这两人,都是井冈山的“豪杰”,一个有文化,一个有底线,两人配合的非常好。

宁静被一个人打破,那就是毛主席。

1927年深秋,毛主席来利用自己出众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袁文才和王佐,带领秋收起义的革命者来到了井冈山落脚。

1928年4月,井冈山迎来了朱德带领的军队,队伍就此壮大,并有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8年8月,彭德怀带领的红五军和朱、毛会师于井冈山。

但是,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半左右,袁文才、王佐就“牺牲”了,还是牺牲在自己人手里。

对于此事,彭德怀深思很久,毕竟,他是有能力挽救两人性命的。毛主席听闻此事,长叹道:这两人杀错了啊!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袁文才、王佐之死,谁来负责?

1、冲突

任何组织的发展初期,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优点和不足。

像毛主席这样雄才伟略的人,眼光看得很远,知道干革命不容易,要团结尽可能多的同胞。

比如对于“山大王”,毛主席等人希望接纳,然后做思想工作,发展成为自己的同志。

但是,毛主席有几个?只有一个,何况,大革命刚失败那几年,毛主席也不是中共的主要领导啊!

在那个时代,因为很多革命同志对于“山大王”不认可,导致对绿林英雄袁文才、王佐不认可。

当时,最突出的矛盾是:湘赣特委不认可王佐和袁文才。一边,湘赣特委中大多是本土人,另一边,王佐、袁文才是客家人。一边,是革命许久的同志,另一边是新加入的“山大王”。这些原因让双方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而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1930年前,常驻扎井冈山,活跃于井冈山附近,他和袁文才、王佐接触比较多。

在彭老总看来,王佐、袁文才不是纯粹的革命者,一是,两人虽说开始革命了,还有好几个老婆,而且日子过得还挺舒适。这让彭老总对袁文才、王佐两人是有意见的。二是,毛主席曾说过,袁文才很狡猾,需要长期争取。为了让袁文才一心干革命,毛主席将袁文才安排为红四军参谋长。三是,湘赣特委的观点对彭德怀有影响。

总之,在彭德怀看来,袁、王两人是有很大问题的。

冲突已经存在,如果没有睿智的人化解冲突,迟早要爆。

这一天,终于来了。

1929年夏,中央发了一个很“左”的文件,认为“山大王”是不可以改变过来的,要当做“反革命”一样处理。对于这样的文件,毛主席、朱德一般不当回事,也不会处理。

很不巧,这个红头文件被袁文才在无意中看见了。

那一刻的袁文才,对革命充满了疑虑,对自己的前途充满种种担心。他想要给毛主席说说,因为他信任毛主席。

但是,毛主席不在,那段时间因为和朱、陈等人在思想观点上有了分歧,毛主席离开了军队,一边养病,一边在闽西进行农村考察。

思来想去,袁文才跑了,跑回了井冈山。

2、袁文才被杀,王佐被淹死

袁文才跑回了井冈山,给王佐念了文件内容。

那一刻,两人非常后悔,后悔不该接纳毛主席等人,给自己带来不堪的命运。

袁文才说道:我们怎样忠心,他们也是不会信任的。”

本来,袁文才、王佐被很多人看不上,两人也不被湘赣特委认可,此时,加上了中央文件和“袁文才逃跑”这一情况,湘赣特委认为应该处理袁、王二人了。

1929年秋,中央派员来到了湘赣边界巡视,听湘赣特委介绍完王佐、袁文才的情况,中央代表也认为应该按照中共中央的文件处理两人。

这就像得到了一把尚方宝剑。

但是,湘赣特委没有军队,没有办法直接处理。

过了几个月后,在1930年的2月下旬的一天,王佐、袁文才在永新县城,彭德怀也在。湘赣特委找彭德怀进行紧急商量,并召开了临时会议:如何快速处理袁文才、王佐。

彭德怀和袁文才打交道不多,和王佐接触还是不错的。但是,他也感觉到一个问题,自从袁文才从红四军逃回井冈山后,袁、王二人猜忌的心理非常强,说话、动作都有些不对劲。

即使如此,彭德怀还是认为应该慎重,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先趁夜包围袁文才、王佐住处,天亮后弄清楚情况再做处理。

不得不说,彭总的处理方式是对的。

但是,谁能想到,有人出手很快,1930年2月23日凌晨5时左右,特委书记朱昌偕率部队敲开了袁文才的门,向尚未起床的袁文才连开数枪,袁文才被打死在床上。

王佐听见枪声,知道风险已经到来,赶忙跳墙逃跑,结果在逃跑过程中,掉到河里淹死了。

3、毛主席:这两人杀错了!

王佐和袁文才牺牲了,他们带来的部队被特委整编。

此事影响非常大,一是,这两人在当地很有影响力,老百姓非常认可。二是,给所有上过山的兄弟们敲了一个警钟。

王佐和袁文才的剩余部队,反应非常激烈,直接通电反共了。而此后,红军再也没能上得了井冈山。

可以说,朱昌偕等人的不恰当行为,一手将很多同志送入了敌人手中。真是,亲者痛,仇者快啊!

听闻二人牺牲,毛泽东禁不住跌足长叹:?“这两个人杀错了。?”

这个事,引起了彭德怀的深思,他事后认为王、袁不该杀,杀掉他们,让红军吃了苦头。彭德怀得出的教训是:不该偏信偏听,没有做什么研究就仓促行动。

是的,袁、王这事的处理,影响了一片百姓,影响一众投诚的同志。

说来说去,还是毛主席看得远,他能意识到问题之所在,能争取的绝不错过,除非对方做出了反党反革命的事情。

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关键在于对事情的判断,以及胸怀、格局上。

彭帅,是个勇不可挡的将军,但相对于毛主席,境界和眼光、判断力还是略逊一筹。

0 阅读:153

周术明说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