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了解到它的精妙之处时我对现在的世界产生了怀疑。
这两辆马车逆天在哪里呢,先放总结吧:
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二号车通长3.17米,高1.06米,总重量为1241公斤。由3462个零部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重3公斤多;银铸件983件,重4公斤多。 2000多年前的秦人在铜马车上采用了世界上最早的防锈技术、拔丝工艺;焊接工艺;镶嵌工艺;浇灌成型工艺;铸锻结合的工艺;空心铸造工艺;活页连接工艺;子母扣连接工艺;子母扣加销钉连接工艺和纽环连接工艺等。而这些工艺在秦都咸阳遗址也曾出土过多件,说明秦代的青铜器加工工艺已经较为普遍地用于现实生活。你要说这是唐朝,或者宋朝或者清朝的技术,我也觉得合乎期待,当然也许是我历史不精。
但是我掐指一算,这尼玛是2200多年前的玩意,公元前中国人的制造技术有这种高度?这时候的秦朝刚刚完成大一统,刚刚完成书同文车同轨,大部分人应该还是住的茅草屋,为什么会诞生出这种金属加工技术???
这种技术足以生产出一些初级的工业设备零件。虽然青铜的强度和耐久性都比较差,但是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些机械的最低要求。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可靠的动力设备,水力驱动适用性差,蒸汽动力又必须用钢铁材料。
虽然科技和科学体系是两码事,但是畅想一下又何妨。也许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倒逼科学体系的建立?
当然了,历史没什么假设。开开脑洞,各位不用较真。
秦始皇陵一号车秦始皇陵二号车其实就算不去深究细节,2200多年前的古人能造出外观如此生动精细的 2:1 的金属模型就已经很逆天了。而且这不是雕塑那种死模型,这是全青铜并且由大量零件组装而成的,不但大都可以活动,而且有真的功能。
这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尤其是顶棚盖为2.13平方米的二号车,在出土时已经碎成了199片,专家在修复过程中发现这个龟背形顶棚为一次性铸造而成。最薄的地方为1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过为4毫米。这种一次性铜液浇灌技术在设备先进的今天仍然值得赞叹。马头上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0.5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就算是纯手工制作的高废品率的生产方式,古人是用什么设备,什么技术,经历了何种的探索和研究才开发出来了这种生产技术。包括秦始皇的语言和度量单位的全国统一,他在当时所做的一些创举开天辟地的影响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称之为始皇帝可谓是实至名归。
一号车上的这把伞可以随着车身与太阳的转动而自由转动180度。当中午两点成一线时,伞回到直立的原位。这把看似笨重的大伞伞柄上装有双环插销,同时拉起插销能使伞柄脱离或固定在它的直杆上,便于车主人离开车时能灵活轻巧地从车上取下来继续为车主人遮风挡雨。当主人休息时,伞柄底端的两端式折叠扣能将伞成45度角牢牢地插在泥土里。这把伞不仅有遮风挡雨的作用,柄中间还装置有短剑,可以使主人作为保护自己的兵器或盾牌使用。 这把看似简单的伞柄创造了四个纪录: 一、历史上最早的暗锁装置 二、最早的沙滩式遮阳伞 三、第一把子母加双销钉扣 四、世界上最早的齿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