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原配罗一秀的罕见留影,结婚3年后去世,主席为她破例

毒舌混知所 2025-03-31 09:20:46

其实,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是罗一秀,毛,罗两家是世交,而且两家走动相当频繁所以在她十八岁那一年,便在毛主席父亲毛顺生的安排下,嫁入毛家。

然而,不幸的是,在嫁入毛家三年后,年仅二十一岁的罗一秀便病发身故,不免让人感慨。

虽然毛主席对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深恶痛绝,二人也没有一起生活过,但他老人家对于这段情缘依然在意,乃至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为破例一次。

那毛主席究竟做了什么?毛主席又是如何看待这段感情的?

父母之命

罗一秀的奶奶毛氏,乃是毛主席爷爷的堂姐,从这层关系来说,罗一秀与毛主席应是表兄妹的关系。

在毛主席父亲毛顺生年轻的时候,经常到姑母家走动,对毛氏的亲孙女罗一秀印象很好。生在殷实之家的罗一秀,是大家闺秀中的典范,她模样标致,举止端庄,因此深得毛顺生喜爱。

在罗一秀十八岁那一年,毛顺生郑重其事地向罗家提亲,请求将罗氏许配给自己的长子润之,也就是毛主席,那一年,他才刚满十四岁。

毛主席虽然自幼饱读诗书,对于四书五经更是滚瓜烂熟,但自从晓事以后,他便对封建礼教极为排斥,面对当时列强肆虐,民不聊生的严峻时势,毛主席那满腔的救国之心更是溢于言表。

五四运动爆发时,长沙一位烈女子就因反对包办婚姻而自戕,当时在长沙师范读书的毛主席一口气写下十篇社论对包办婚姻予以严厉批判,由此可见,毛主席对这段包办婚姻并不满意。

1935年,毛主席在陕北接受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说:“我十四岁时,父母给我娶了一个二十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

因此,当罗氏嫁入毛家后,她恪守妇道,孝顺公婆,勤劳温顺,但毛主席并没有将她当成真正的妻子,成亲完全是顾及长辈和亲友的的面子,他渐渐将罗一秀当作姐姐相待。

但罗一秀对此却毫不在意,依旧用极大的热情做好妻子的角色,她不仅帮助婆婆料理家务,还照顾毛主席的衣食起居,让毛主席得以安心读书,致力学业。

不仅如此,罗一秀对毛家的其他亲戚,也相处地极为和谐,无论是妯娌还是叔公叔婆,都对她称赞有加,都说娶了一个好媳妇,有福气。

然而,就在生活刚刚步入正轨的时候,一场罕见的细菌性痢疾却无情夺去了罗一秀的生命,对此毛主席相当痛苦,内疚,为此还抱头痛哭了一场。

虽然他跟这个比他大四五岁,名义上的妻子,一直没有发生过夫妻之实,但却长期以来将罗家视为亲人,自己也是罗家的女婿,还曾到罗家下地干农活,多次看望岳父罗鹤楼。

重情重义

罗一秀去世不久后,长沙便发生了饥民暴动,当时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仍旧困兽犹斗,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农民采取残酷镇压。

此消息被待在韶山的毛主席知悉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久,他便在老师李漱清的影响下,逐渐对维新思想产生兴趣,并十分渴望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恰好此时毛主席的表哥文永昌介绍他去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教书,毛主席至此走出韶山,接受了更多的先进思想,最终成就了他走向革命,带领工农群众,实现改天换地的光辉道路。

后来,毛主席遇到杨开慧,他们的婚礼相当简单,摒弃了一切陈规俗套,没有大操大办,用毛主席自己的话说便是“不做俗人之举”。

罗一秀有一位名叫罗石泉的弟弟,曾在动乱年代投身革命,后来由于叛徒出卖,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九死一生,后最终被组织营救才劫后余生。

建国后,毛主席经常对长子毛岸英提及此事,毛岸英也对这位素昧平生的舅舅敬佩不已,后来毛岸英通过多方打听,得知罗石泉生活处境相当堪忧,便将此情况如实汇报给父亲。

毛主席闻悉此事后,便立即在北京替罗石泉谋了一份差事,这也是他老人家首次破例,介绍亲友到京工作,一是出于对罗石泉本人英雄事迹的敬重,二也是罗一秀长期以来的默默付出。

其实,在建国之后,韶山亲友都想去北京但都被毛主席一一婉拒,唯独对于罗一秀的弟弟罗石泉破了一次例,同意他到北京叙旧,但因身体原因未能前行,毛主席只能派毛岸英回家省亲。

此外,在修订毛氏家谱时,毛主席也将罗一秀的名字添加了进去,毛氏族谱上明确毛主席的原配是罗一秀,还因无孩子,特意将杨开慧之子毛岸龙作为她的孩子。

1959年,毛主席前往韶山祭祖时,在替父母扫完墓后,还亲自到罗一秀墓前吊唁。虽然她未能看到毛主席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袖,未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也未能享受妇女解放,但人们不会忘记一位为毛家默默付出的伟大女性。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0 阅读:98
毒舌混知所

毒舌混知所

人间真情,解说真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