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问题,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结局截然相反,不怕人们心寒吗?

半刻闲情 2023-10-24 00:21:50

1

前天有个“青岛啤酒小便”的事情,是一个人拍摄下了另一个人向青岛啤酒原料里撒尿的视频,并发布到了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隔天之后,回应同样上了热搜:青岛啤酒视频拍摄者已被警方控制。

新闻的意思是说,拍摄的地方并非青岛啤酒原料仓库,而是某物流承运商的运输车辆车厢里。

所以我们看到了,拍摄者被警方控制。更吊诡的在于这件事现在在网上已经到了“商战”以及“国外间谍”的程度,阴谋论甚嚣尘上,一堆人在那里喋喋不休:

“国货青岛啤酒好不容易做起来,国外的间谍分子就想用一个视频毁掉它。”

估计这会儿拍摄者已经在派出所里瑟瑟发抖了,拍了个别人往啤酒原料里撒尿的视频曝光出去,按理说也算做点好事吧,结果被控制不说,在网上几乎被审判成为了国外间谍。

比如下面这位,言之凿凿韩国早已开始大肆报道这件事。看样子这是要毁掉我们的民族品牌……

反手点了个“查看图片”,好家伙,他管这叫“韩国”。

一个名字叫“敏敏在韩国”的账号罢了,过两天我去把账号名字改了,叫“竹哥在火星”,是不是代表我国的无线网信号已经拉到火星上了?完爆美帝,指日可待啊。去踏的4G5G6G,我们跨过洲际,直接星际,就问你屌不屌,怕不怕。

挺无奈的一件事,但说实话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上一次貌似是个医生。

至于视频拍摄者,我估计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甚至还有人嚯嚯着要青岛啤酒向他索要赔偿、起诉,因为拍摄者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tm直接人麻了,这合着是要抢着喝尿还是咋的。而且别人就一个打工的,你们至于吗。

我想,这种事他以后一定不会再做了。不仅他不会再做了,很多看过这个新闻的人,以后也不会再做了。

2

昨天还有个消息,和啤酒小便这事儿类似,说河南有执法者开着执法车,带着一个开私家车的人,去偷农民的高粱,结果被无人机拍下来曝光了。

当然,咱不可能说无人机造谣,于是事情上热搜,官方给回应。

按理说,两麻袋高粱对农民来说还值点钱,但对政府部门而言,那才值几个子儿,完全不至于(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那哥俩究竟有什么毛病)。

但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10月22日,当地的官方人员回应说:不是偷高粱,是巡查人员制止群众掐穗。

呵,有些人那张嘴,黄眉大王的金铙他都能嗦出缝来。

好好好,要是这样倒也说得通,结果又tm神反转来了。网友不信,于是官方再次调查回应:当地执法工作人员殷某某带着一个村民到高粱地里盗剪高粱穗,目前两人已经被拘留,下一步对涉案党员严肃追责问责,依法依规处置。

我们能说什么,只能说,看个新闻新闻,一波三折,真刺激。可问题来了,前一秒“系巡查人员制止群众掐穗”,后一秒“执法人员带村民偷高粱穗”,那前面的回复算造谣不?

我觉得如果向啤酒里小便的视频拍摄者都算造谣的话,那这回应肯定同样也算,并且是官方带头,属于知法犯法还得罪加一等。

但最后的结局不用多说大家也能猜到,这种错误的回复,顶多只能叫“失误”,或者叫没有核实清楚,道个歉都算仁至义尽,哪来什么造谣的说法。

两个同样的事情,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公平公正吗?这是好的现象吗?这不会让人心寒吗?

其实昨天看到几篇跟啤酒相关的文章被删之后,也不是很想谈这事儿了,毕竟很可能逼逼一大堆,直接咔嚓了,纯属浪费时间还有危险……但晚上一个微博网友的话挺带劲的。

他说:无论这个世界最终变成什么样子,都是在大家的纵容和默许之下完成的。而见证这个过程的每一个人,都难逃其咎。沉默,固然是最后的底线;但沉默,其实也是罪恶的帮凶。

本文来自公众号“竹不倒”。

2 阅读:11
半刻闲情

半刻闲情

时事新闻、搞笑视频、影视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