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与袁隆平合照流出,令人泪目

一叶知事 2025-02-15 14:43:45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我不是不贪生怕死,但我必须一起深潜!”

到底是怎样的信念,能够让一位64岁的老人在海浪1米多高的时候,深潜到极限,一边承受着巨大的水压,一边全神贯注的测量各种数据?

而这位64岁的老人就是我国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隐姓埋名三十年,甚至父亲去世都不曾归家,用一生让中国人不再挨打。

可就在2月6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而逝世,享年99岁。

2月7日,黄旭华与袁隆平生前罕见同框的合照流出,令无数人泪目。

这两位“国家脊梁”,一个让我们吃饱饭,一个让我们挺直腰!

中国“核潜艇之父”

2019年9月17日,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的现场,一位年迈的老人被搀扶着踏上领奖台。

他就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人们这时才了解到这位年迈的老人究竟为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又做出了多少牺牲。

60多年前,包括黄旭华在内的29人被一起选中,成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甘愿隐姓埋名为国奉献。

直到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401艇”研制完成,并成功试航,黄旭华和他的团队才短暂的松了一口气。

他们用了13年的时间,创造了从零开始的奇迹,中国从此之后,也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因为拥有核潜艇,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让我们不再挨打。

此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退休的退休,离散的离散,最终只剩下黄旭华一个人坚定的走在这条路上。

1988年初,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将按设计极限,在南海开展深潜试验。

要知道,一艘核潜艇如果没有经历过深潜试验,就不能代表着它是一艘完整的核潜艇。

但是,核潜艇的深潜试验凶险万分。

美国王牌核潜艇“长尾鲨号”就曾经在深潜试验时失事,160多人葬身海底。

所以,此次我国核潜艇进行深潜试验之前,曾复查了三个月,所有的设计都留了足够的安全系数。

即使如此,进行深潜试验的人仍然很踌躇,有些人甚至下水之前都写好了遗书。

而黄旭华本人则是在看到这样的情况时,决定亲自下水。

可当时的黄旭华已经64岁了,身体很难承受得起水下的压力,于是很多人拒绝。

但是,黄旭华并不觉得这是冒险,而是要去拿数据回来的,所以他坚定的选择下水。

幸好,此次试验非常成功,黄旭华收集到了相关数据,我国创造了新的记录,全艇都沸腾了。

黄旭华本人也成为了总设计师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的世界第一人!

从青丝到白发,黄旭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海,奉献给了国家。

(信源:环球时报2025年2月7日—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99岁人生,热血难凉)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逝世。

这位为造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让中国挺起脊梁的黄旭华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也是在同一天,网上流传出了黄旭华先生和袁隆平先生生前的一张合照,两位为国做出大贡献的院士亲切交流的画面,令无数人泪目!

(信源:新京报2025年2月7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

黄旭华袁隆平生前同框

袁隆平,这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杂交水稻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不仅在国内广泛种植,还推广到了全世界,让世界数亿人民不再为吃饱饭忧愁。

因为袁隆平院士,中国人不再挨饿,而他本人不仅是中国科学家的典范,也是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者,被亲切的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就在发布黄旭华院士逝世讣告的这一天,新华社发布了黄旭华与袁隆平生前罕见同框的视频。

视频中的他们都很年迈,但坐在椅子上亲切交流,画面平和而又温暖。

网友们猝不及防看到两位院士同框的画面,忍不住泪目。

他们虽然研究领域大不一样,但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一样的,一个为杂交水稻奉献一生,一个为造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

有网友评价,两位为国无私奉献的院士:一个让中国人不再挨饿,一个让中国人不再挨打。

在黄旭华院士病逝的第二天,我们缅怀,但也同样怀念袁隆平院士。

他们的离去,我们深感悲痛,但他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信源:京报网2025年2月7日—泪目!袁隆平、黄旭华生前同框看哭了)

结语

对于黄旭华院士的逝世,我们深感悲痛,对于袁隆平院士生前的画面,我们深感怀念。

两位院士都是为国家无私奉献,用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

他们虽然离去,但曾经为我国做出的功绩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而且,他们真挚的爱国情怀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代后人。

相信会有非常多的中国人学习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添砖加瓦。

我们希望黄旭华院士能够一路走好,早日安息,他和袁隆平院士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0 阅读:25
一叶知事

一叶知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