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和四川的经济发展模式简直像是两个“画风”完全不同的漫画角色。江苏是那种“多点开花”的高手,经济稳稳地站在全国前列;
而四川呢,有点像“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过度依赖成都这颗“超级巨星”,结果其他地方有点“营养不良”了。更扎心的是,四川的第二大城市绵阳GDP 仅有4344亿,居然还比不上江苏最末位连云港的4520亿。这差距,简直像两个时代的人在比拼,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一、数据大揭秘:江苏“遍地开花”,四川“一家独大”
1.头部城市:江苏“三巨头”吊打四川“单核”
江苏的前三名——苏州(26700亿)、南京(18205亿)、无锡(16200亿),个个都是“大块头”,GDP都突破了1.5万亿,稳稳地站在一起,像“三足鼎立”的武林高手。反观四川,只有成都(23511亿)能勉强挤进2万亿梯队,绵阳(4344亿)连成都的零头都不到,甚至还不如连云港。这差距,真是让人有点“心疼”四川。
2.中腰部城市:江苏“家底厚实”,四川“青黄不接”
江苏那可是“富得流油”,GDP超万亿的城市有5个,5000亿以上的城市占了70%。而四川呢,除了成都,只有绵阳、宜宾、德阳三个城市勉强过了3000亿,三个城市的总和,才仅仅相当于江苏第二城南京的50%,就连排名靠后的江苏盐城的7716亿和扬州的7704亿,也是四川第二城绵阳的近两倍。这差距,简直就像是巨人和侏儒的区别。
3.经济密度:江苏“全员在线”,四川“参差不齐”
江苏的地级市全部都能在全国GDP百强里露脸,最“弱”的连云港(4520亿)也能排到第88位。而四川除开成都外,没有一座城市能够进百强。最高的绵阳,也仅仅排到128名,南充、德阳这些人口大市,更是排在150名开外。这巨大的差距,真是让人很“着急”。
二、四川为啥这么“难”?“一城独大”的三大“坑”
1.成都的“吸星大法”:资源全都被它“吸”走了
成都这地方,行政、教育、医疗啥资源都好,结果就把全省的人口和资本都“吸”过来了。过去十年,四川的工矿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都往成都跑。比如,攀钢的部分产能搬到了成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分支机构也跟着去了,西南科技大学的资源也往成都倾斜。这一来,绵阳、宜宾这些地方就“失血”严重了。
• 产业空心化:绵阳的长虹集团研发中心搬去成都后,本地的产业链配套能力直接“掉线”,传统制造业升级也停滞了。
• 人才流失:宜宾、泸州这些地方的高校毕业生,70%都跑成都去了,地级市的劳动力素质越来越差。
• 公共服务弱化:三甲医院、重点中学这些好资源都集中在成都,结果就是人口外流越来越严重。2023年,成都的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5%,GDP占比高达37%。这差距,真是让人有点“无奈”。
2.转移支付的“怪圈”:钱没花在“刀刃”上
四川是中央转移支付的“大户”,2023年拿了6000多亿,但这些钱基本都用来“补短板”,修路、盖房子,却没有用来发展产业。川东北地区(南充、达州)人均GDP只有4万元,不到成都的三分之一,转移支付的钱大多都用来维持基本公共服务,根本没办法变成发展的动力。
3.抗风险能力“弱爆了”:一“打喷嚏”就“感冒”
• 经济波动风险: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占工业产值的30%,一旦全球供应链出问题,全省经济就得跟着“遭殃”。
• 社会矛盾积累: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达到了2.8:1(江苏才2.2:1),藏区、彝区这些地方和成都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不稳定因素也越来越多。
三、四川咋“翻身”?从“输血”到“造血”的“逆袭之路”
1.培育“小巨头”,打破成都的“垄断”
• 绵阳:绵阳是中国科技城,得赶紧把军民融合产业往民用领域延伸,比如搞搞新能源、无人机啥的。争取让国家级实验室落地,别再让科研机构往外跑了,把创新链给稳住。
• 宜宾:宜宾有宁德时代和吉利汽车,得趁热打铁,搞个西南新能源汽车基地,配套发展动力电池回收、智能网联技术。再通过税收优惠,把高校拉过来设分校,留住人才。
2.转移支付得“聪明”用
设立“区域均衡发展基金”,专门支持绵阳、南充这些城市的产业园区建设,让成都也按比例反哺周边城市。引入绩效考核机制,把资金分配和地方产业培育、人口回流挂钩,别再让省会城市“薅”地级市的资源了。
3.渝蓉双城经济圈得“分工明确”
• 成都搞农业、营销、光伏以及总部经济,重庆搞先进制造、金融保险、物流枢纽,四川的二级城市就承接重庆的配套产业链,比如德阳搞装备制造,泸州搞港口经济。
• 建设“渝蓉中线科创走廊”,让绵阳和重庆北碚、宜宾和泸州搞搞跨区域合作试点,用飞地经济模式把成都的部分产业往周边转移。
四、四川得醒醒!转移支付不是“遮羞布”,均衡发展才是“王道”
四川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选手”,要是还靠转移支付“混日子”,那就会陷入“补贴越多—虹吸越强—差距越大”的恶性循环。江苏的经验早就告诉我们,只有靠市场化手段,把次级城市的活力给“激活”,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比如南通靠港口经济逆袭,徐州突破了淮海经济区的瓶颈。四川要是老抱怨“江苏有长三角帮忙”,那还不如先看看自己制度上的问题——资源错配比地理劣势更“要命”。
未来十年,四川得下定决心,别再让资源往省会“跑”了:
• 严控省级行政部门、国企总部、高校本部往成都迁移;
• 给地级市的特色产业(比如德阳的重装、自贡的彩灯)提供专项扶持,别再搞“一刀切”了;
• 探索“省会—副中心”的双核驱动模式,给绵阳、宜宾这些地方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总之,四川要是想从“西部盆地”变成“开放高地”,实现共同富裕,那得赶紧动起来!
想变成老鼠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成都先拿一大半去修地铁绕城高速飞机场,剩下的一小半给三州地区,剩下的才是其他市分一点
如果若白 回复 02-05 03:28
不知道的不要开黄腔,这你就胡说八道了,转移支付民族地区三州及贫困地区项目是专款专用,谁敢挪用?!修地铁修机场动则几百亿目标太大,挪用转移支付自己找死啊?
如果若白
首先你口中的人口大市德阳就三百万人口,你口中的绵阳不到五百万人口,绵德原为一家加起来七千亿吧?来来来,江苏排前几位各地级市人口多少?把你江苏人放在西部地理环境下来试试,你要比就去和上海浙江比去
用户10xxx33 回复 02-04 21:46
首先人家拿的是最末的一城跟你四川的第二城比。还有人家走的是全民富裕路线。你四川走的是打肿脸充胖子路线,
用户10xxx33 回复 02-04 10:04
江苏人口只有四川的一半, 十三太保名不虚传。
鱼满舱
四川哪来的第二城?除了成都全部并列倒数第一!
用户74xxx94 回复 Lazio 02-05 10:08
春秋时就分蜀国和巴国了
Lazio 回复 02-05 08:25
以前重庆就是第二城。
退而结网
四川和江苏面积是5:1;四川的地理地形,民族结构,和江苏完全没有可比性。GDP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一家几兄妹,有人挣钱,有人守家,才是王道。真正民族危亡关头,大后方四川才是压舱石。
宋吉程 回复 02-04 23:05
兄弟说的好,点赞👍
用户10xxx84
现在都这么不要脸了吗,江苏作为依托海运河运大制造业都是老牌经济强省来对比地理封闭的内陆城市。有什么可比性,编者来过四川吗,除了成都平原适合搞下产业周边山地丘陵怎么弄?成都平原还要合理开发保证耕地。怎么弄?我们已经很卖命了,不要再说了成都虹吸了。江苏十三太保家家撑得我排面,我们不先发展省会留下年轻人更惨
用户10xxx84 回复 02-04 21:36
咱不回了喃,古有湖广填四川,今有沪人填四川。你既然说不是地理原因就来三,用你们永动机的基因帮助大西南改天换地
用户10xxx84 回复 02-04 21:15
来换人嘛,你们来振新西南来。你们什么基因跟我们不一样嘛,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懒心
别拿苏大强和我们川川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碎叶 回复 Jerry 02-05 14:58
你骄傲了
Jerry 回复 02-04 23:59
你很清醒
寻找
整天比个屁,你吗吃太饱了。先举报
空白
明显四川更宜居,生活节奏也比江苏轻松,GDP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老百姓感到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简单就好
你妹啊,四川和江苏有可比性?江苏2024年经济总量13.7万亿元,四川只有6.45万亿,江苏经济是四川的两倍还多!江苏放在全国都是第一梯队的存在,而且江苏是民营经济为主。要比就拿河南和四川比,人口接近,都是内陆省,不过河南地理优势更好,地平坦,更利于发展!
罢饮飞雪v茫然又一年岁
只有成都(23511亿)能勉强挤进2万亿梯队?勉强吗?要知道3511已经超过全国大部分城市了[得瑟][得瑟][得瑟]
如果若白
你说按市场化来发展,东部有先天的政策地缘优势,所以发展快很正常,小平同志说让有条件的先富起来有错吗?没按市场化?川内的话只有成都俱备条件,成都发展快于其它不正常吗?四川人不笨!还有川西高原及盆地周边大山占去四川一半以上,如你是川省你怎么来统筹各地的发展?
花生壳
江苏不是应该跟广东比吗?你咋不跟四川比海岸线呢?
漫步人生路
江苏十三个市,四川二十一个市[捂脸哭][捂脸哭]兄弟多了,分的就少了
根哥 回复 02-04 16:34
算人均,四川更比不了江苏
家乡的田埂
大省会都出现内陆地区,那是因为国家改革开放优先发展沿海省份和地区,内陆经济发展起点低,发现时间滞后,交通不便,所以内陆经济发展有限的资源往往交通相对好一点的省会集中。很简单,不是省会吸血,你自己是投资商,要投资内陆地区,地区交通不便,技术工人招工不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你也会选择省会投资。当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内陆地区的交通比过去好多了,内陆省会的地区经济发展刚起步,这么着急来批评有点别有用心了。
用户13xxx41
绵阳被低估很多,实力还是有的
用户15xxx00
整个中国,就江苏省位置最好,广东都根本莫法比,广东如果没有广州深圳,江苏都甩广东好几条街
Lazio
散装江苏。
ljlean
江苏是不是也吸了很多省的血呢?!
用户10xxx77 回复 02-05 09:03
这算跨省吸血?那禄口机场改名马鞍山机场得了,或者是不是以后大家坐火车飞机只能坐户籍地的?南京三面环绕安徽,就那么大的地方,放哪都是跨省吸血
用户74xxx94 回复 02-05 10:16
芜马滁发展的可比除了合肥外的其它安徽城市好。
耐白的雪子
有什么用,普通百姓生活舒适度比不上四川,累死累活的各种福利保障还没有四川好
tsui
我大四川吃财政转移支付太多了[呲牙笑][呲牙笑]
为什么我被强制改名
不是不努力,而是地理位置决定了一切。大陆沿海省份普遍发展的比内地省份好。特别是对外贸易,沿海省份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anan771025
千年历史中,富饶之地一直是江南,四川根本没有可比性
用户10xxx62
内地的省份都一样啊,都是省会城市一家独大,第二城能到5000亿的屈指可数,都是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城市,湖北武汉也是典型案例,好企业都弄到省会了。
萝纳尔多
江苏大面积的平原,大量的港口,如果发展不起来才见鬼了。四川有什么?大面积的高原山地丘陵,人口大量流失,你觉得成都为什么要一城独大?没有一个城市强大起来作为向外的名片吸引外资,四川比现在还差,四川的强省会战略是根据四川当地实情来的,资源在成都,好比资源外流好吧?
Jerry
四川除了成都靠地大人多以及中央供血还能拿得出来外,其他拿什么跟江苏比,第二名连十三妹都比不过
大后方
有江苏和广东对比的数据吗?
小呆
地理位置换一下呢!
prx-
如果要算人均,老广都是弟弟呢
mMm
哎呦,宿迁不是十三妹了?
旗帜 回复 02-04 18:12
连云港连续三年都是江苏最后一名了,你到现在才知道吗?
全国人民大团结 回复 旗帜 02-05 08:48
我也现在才发现啊,连云港好歹也是亚欧大陆桥起点
wnm
所以我们都叫成都省四川市
用户17xxx73
我是江苏人,这种比较毫无意义。想想当年的川军。全国很多地方的人都欠四川一声谢谢!
陽駟爺
瞎咧咧,想这样简单,小学生吧。
四川太安建材批发
江苏打工1267万人,四川1670万人[笑着哭]真有意思。
最标准的昵称
绵阳的实力是几组数字能体现的吗?绵阳到底有多牛逼劝你们别打听,知道多了会得内伤[得瑟]
这里是评论区-不是吹牛区
四川就成都那块宝地,当然集中发展成都。没什么可比性。
水榭听雨
四川不需要GDP
余鹏
我是四川人,我已经很努力了,没日没夜的拼命干了[笑着哭]
白云苍狗
四川地级行政太多了,很多市小的连东部的一个区都不到。
倚楼听雨
这话说得,好像四川能比得过江苏似的。就四川发展承担,第二城不如江苏最末不应该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劳资数到三
GDP并不能反映出绵阳的真实综合实力。
张滔
我们是成都的充电宝
大嘴 deng
实话实说、小编这个话题我也聊过、成都的做法无语、地方产业基本很少、结果成都还自娱自乐!
丁香结
拿江苏和四川比?!小编是开玩笑吗?!把地理环境调换一下。[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