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短、经量少?抓住春季黄金期,4个方法让经期恢复正常!

小吕谈养护说 2025-03-22 09:35:20

经期只持续三天乃至更少,经量少不用频繁替换卫生巾,甚至都无法浸透卫生巾,这种现象不是个例,甚至已经成为当代女性月经的一大趋势。

从中医角度讲,这主要涉及到血虚、肾虚、痰湿、气滞血瘀这四大病因,且多数都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

血虚,饮食无忌致脾虚,经量少

经量少,颜色浅,白天容易疲惫,晚上失眠多梦,面色少光滑,头发易掉落,有这些症状的多半数血虚所致,主因是因为平时饮食无忌。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功能虚弱,食物的运化和吸收就会受到阻碍,无法生成足够的气血以滋养身体,包括维持正常的月经。当气血不足时,血海空虚,月经量便会减少。

调理方法:除了恢复正常饮食,忌辛辣油腻、生冷寒凉、少熬夜外,还可以多吃小米、南瓜、黄豆、山药等养脾胃的食物,红豆、红枣、红糖等红色补养气血的食物,早晚揉腹养成习惯也能缓解血虚。

肾虚,肾亏累及月经致量。

月经量少,经期常腰和膝盖酸软、畏寒。日常易脱发、白发,记忆力差,尿频、夜尿增多。这些多因肾虚,不良作息、过度劳累是常见诱因。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精足月经正常,肾虚则冲任气血亏虚,血海难盈,月经量减少。

调理方法:调理需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可将九蒸九晒黄精与枸杞沸水冲泡代茶饮,黄精养肾、枸杞养肝,能改善不适,坚持饮用可提亮肤色、淡化黑眼圈。还可多吃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它们能补肾益精,滋养肾脏。

痰湿,脾胃运化失序引发月经量少。

经期量少,平时常胸闷恶心、喉咙有痰、大便黏马桶、体型偏胖,多因痰湿。长期饮食不节制、缺乏运动易生痰湿。

脾胃运化水液能力下降,水液聚为湿邪,进而成痰,痰湿阻滞经络,致血海不满,月经量少。

调理方法:调理要健运脾胃,常用四神汤(茯苓、芡实、莲子、山药)煮水、煮粥或打豆浆,陈皮泡水也可理气化痰。痰湿体质需忌口辛辣油腻。此外,用茯苓 、陈皮等药材熬水,早晚兑温水泡脚 20 分钟,能助气血运行,排出痰湿。

气滞血瘀,气血不畅致使月经量少。

经期量少,伴痛经、头晕头痛、胸胀痛。平时情绪波动大,易生气、抑郁,长斑、有黑眼圈,多因气滞血瘀,长期情志不舒、压力大是主因。

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行不畅,瘀血阻滞冲任,月经量少。

调理方法:当归黄芪炖蛋,用黄芪、当归等食材,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之效。还可多喝玫瑰花、茉莉花等疏肝理气花茶,能舒缓情绪、畅通气血。

调理月经量少,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未病先防才是中医养生的关键,中药、药膳、茶饮方都是补漏洞,漏洞再修补也不能恢复到原本的状态。

0 阅读:17
小吕谈养护说

小吕谈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