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一视残学生苦读6年,因不能毕业起诉学校,法院这样判

周智强说 2024-11-25 16:02:41

视力残疾并未阻挡廖某追求梦想的脚步,6年苦读换来的却是“毕业学分差0.5”的遗憾。一纸诉状将他与母校武汉大学推上舆论风口:是规则无情,还是应有宽容?

校方与廖某各执一词,争议的背后更让人反思教育公平的边界。

事件回顾:6年苦读换来学分不足的遗憾

廖某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一名视力残疾学生,为完成本科课程,他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在6年的学习过程中,他曾两次申请延毕,这份坚持令人动容。

然而,2023年毕业时,因为漏录一门课程,他的总学分仅为149.5,未达到150分的毕业要求。尽管学院同意补录成绩,但校方本科生院坚持“未按规定时间完成学分”的规定,拒绝授予毕业证。

廖某认为自己完成了所有课程要求,但校方却强调规则的不可妥协性。多次沟通未果,他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校方态度:规则至上还是缺乏人情?

法院审理认为,武汉大学在程序上并无不当之处。校方强调,毕业要求早已明确,廖某在最长学习年限内未能完成学分,责任在学生自身。规则的确需要刚性,但当对象是特殊群体,规则是否该更具弹性?

值得注意的是,廖某的视力残疾让他的学习过程注定比普通学生更为艰难。他的诉求折射出教育体系在面对特殊群体时的盲点:既然补录成绩合格,学术能力已经达到毕业要求,为什么不让毕业。

网友热议

廖某的遭遇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一部分人认为规则不能妥协:“规则是底线,学分差0.5就破例,那以后还怎么管理?”

另一部分人则为廖某抱不平:“本科生院不认可化学院的安排,说化学院不能代表校方,两院沟通不畅的责任,为何要让学生来承担?”

有人更进一步指出,这起案件反映的不仅是毕业制度问题,更是教育公平的复杂性。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秩序,但对特殊群体,单纯依赖“刚性规则”显然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个人见解

从廖某的事情中,补录成绩合格的学生为何仍无法毕业?特殊群体往往需要更多的支持,但支持不应成为对规则的肆意破坏。真正的教育公平应是在规则制定阶段就充分考虑到群体差异,而非事后弥补。

廖某决定继续上诉,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0

周智强说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