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商价格绞杀、质量问题冲上热搜,小米SU7上市意味着什么?

知顿 2024-04-09 18:14:56

小米造车,三年之约如今已经基本兑现。随着3月28日小米SU7的正式上市,汽车圈不淡定了!诸多车企集体降价对小米汽车进行价格绞杀。与此同时,还有消费者拿着放大镜各种“找茬”,以至于小米SU7质量问题多次冲上微博热搜,雷军也不得不慨叹,“压力有点大!”

为何各家车企对于小米SU7上市如此紧张?为何小米汽车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小米SU7的成功上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小米SU7上市,汽车行业淘汰赛的升级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小米的基因说起。

小米是典型的互联网企业,在与用户大量互动的基础上去根据用户反馈去反向定制产品,并不断迭代产品。所以小米的产品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

从手机开始,小米将产品延伸到整个智能家居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如果小米一切都自己干,他无法发展地这么快,小米是用互联网思维整合供应链,并展现惊人的营销能力,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产品,将性价比做到极致。

在手机领域小米用了12年时间,将小米手机做到全球市场占有率前三,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创造一代商业传奇。

不得不说小米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成功的搅局者。小米进入哪个领域,就将哪个领域的价格打下来,雷军也被称之为“价格屠夫”。

如今小米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就意味着汽车行业淘汰赛的升级。小米汽车会以互联网的迭代速度,倒逼整个汽车行业快速发展。

未来消费者将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配置。而汽车企业,要么跟上小米的速度,要么被淘汰出局。

此前也有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但是只是以智能系统作为切入点与传统车企进行合作。

传统车企,由于长期的格局分工,形成了相对保守的风格,通过严格的tier1制度和冗长的认证制度,形成了一个个保守的圈子,技术迭代速度缓慢。活得也相对舒服。1年小改款,3-5中改款,5-8年大改款,活得非常滋润。按照这个速度,从油车发展到自动驾驶汽车,大概要花上几十年。

但是有了小米这样的纯互联网企业进入,将会大大加快这一进程。小米的互联网迭代能力也是蔚来、理想、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所不具备的,这也是小米造车的真正社会意义。所以,小米造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小米造车的三大理由

从小米自身而言,为何要造车,有三大理由。

第一,小米手机已经全球第三,智能手机全球已经进入存量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已经没有多大想象。雷军和小米需要寻找到一个新的巨大增长点,智能汽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智能电动车领域机会充满想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最近笔者搬家要换门锁,如果只换锁芯的话,要300元,但是如果换个智能门锁,也就260元,品牌商还负责上门安装,换你怎么选。本人果断地选择了换智能门锁。现在指纹开锁、密码开锁、机械钥匙开锁方便地不得了。如果肯将预算加到800元,可以直接换成小米的人脸识别开锁,还送摄像头,你说香不香。智能门锁对传统门锁妥妥地降维打击。这就好比智能汽车和传统汽车之间的关系。智能汽车性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还更省钱,换你买车,你会怎么选。

且不说全球碳减排目标,单单看自动驾驶的普及应用大前景就无限想象。你我都能注意到的潜力市场,作为投资人和创业者出身对于市场有敏锐感知的雷军不可能不知道。造汽车和造手机究竟哪个更赚钱,显而易见,看市值对比就知道了。而且雷军曾经说过要ALL in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五年投资100亿。做智能电动车刚好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也能实现小米 AIoT产品生态真正闭环。

第三,小米做智能汽车有诸多优势。

首先,国内有着成熟、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小米用互联网思维造车,可以迅速整合这些产业链,这方面小米最为擅长。

其次,小米在智能领域深耕多年,小米投资的企业中就不乏智能驾驶领域技术的佼佼者。不仅如此,小米拥有1万多名研发人员。智能汽车核心是智能系统,小米在人才储备方面有先天优势。加之雷军和小米品牌拥有很强的号召力,能够迅速招揽智能汽车领域的各类人才。

再者,小米不缺钱,目前为止小米造车还没有面向社会融资,仅凭自有资金积累就完成了SU7的研发、生产和上市。按照小米财报数字,截至2023年底,小米现金储备达到1363亿元。小米有充足的弹药来支撑汽车业务。

此外,小米公司总部在北京,作为北方智能汽车领域的头部企业,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可不要小看政府背后的支持。拿房、拿地、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甚至到用水用电经济成本那可是好处多多。|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雷军的勇气、野心和坚定的意志力。雷军很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和其他企业家或者投资人相比他是一个很能折腾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雷军和马斯克是一类人,敏感、大胆、执着。他是最适合跨界做智能电车的人选之一。

ALL IN智能电动车,雷军并非“豪赌”

从互联网上雷军的动态信息梳理不难看出,雷军对小米造车这件事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2014年两次飞往美国面基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到投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到投资芯片企业、自动驾驶企业,到第一辆内置所有小米智能家居的房车亮相,到小米定制兰博基尼电动卡丁车,不难看出,雷军在造车这件事上可谓处心积虑。

时间回拨到2021年,雷军在宣布小米要造车的那个演唱会上说过,“每天白天有100个理由说服自己必须做,而到了晚上有100个理由说服自己不要做。”造车将面临怎样困难和挑战,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雷军肯定比谁都清楚。但是他还是决定亲自带队,担任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CEO,下场ALL IN 智能电动车,并将这作为自己人生最后一次重要的创业。

三年过去了,车造出来了,发布会上能够看到雷总脸上的疲惫。他的感叹也很打动人:“三年以来,我每一天都在感叹‘造车太难了’,就连苹果公司都放弃了。所以,每一个现在仍然坚持造车的人都是时代的英雄。”看到雷总满脸的疲惫,很想问一句,”Are you ok!”不管怎么说,雷军说到做到,必须给点个赞。

挑战才刚刚开始,小米要迈过三道坎

但是,小米汽车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小米SU7上市前,市场上不乏对小米的各种冷嘲热讽和质疑。

比如“技术不是靠买来的、不是一夜之间生根发芽的,而是需要时间作为药引,经验作为前提,去慢慢积淀。”还将小米汽车和上一个" 买技术 " 的车企——恒大的恒驰汽车进行对比,许家印造车确实砸了不少钱,却没砸出好结果。小米会怎样自己想。

再比如“3年时间,怎么算时间都不够用,不知道小米的车是怎么造出来的?”等等诸多言论,一时间也给消费者造成不少困惑,也让米粉们为小米担忧了一把。

而如今小米SU7一上市,各家车企都如临大敌,不约而同地进行价格绞杀。包括问界、极氪、蔚来、小鹏、阿维塔等多家车企新能源车集体降价,降幅1-3万元不等,直接对标小米SU7的三档价格:标准版21.59万元、PRO长续航版24.59万元,Max版29.99万元。此外还有来凑热闹的汽油车,比如大众朗逸新锐出众版就喊出口号“79800大众开回家”。小米能否扛住同行的联合价格狙击,这是小米要迈过的第一道坎。此前对小米定价的猜想,有9.8万,19.8万,最终揭晓价格高于传闻预期,小米是否还留有一定的价格空间,应对同行的价格竞争。

那么小米SU7的性能究竟怎样呢?

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SU7的产品目标是造一台50万以内,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的轿车,更是一台高品质的车。

雷军介绍,小米SU7可以实现零百加速2.78秒,最高时速265km/h。续航方面,小米SU7全系长续航,在CLTC工况下标配起步续航为700公里。而小米SU7 Max续驶里程达810公里,通过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是国内唯一同时实现2秒级零百加速和超800公里续航的纯电动汽车。

至于尺寸、外观、内饰、安全方面这里不再赘述。还有诸多买车送家电、沙发等福利,至少参加发布会的消费者看起来是“我心澎湃!”

截止到发稿前,小米已获得超过10万个订单(可退订单),虽然最终转化率还有待观察。但是这个数字足以让之前对小米冷嘲热讽的一众同行眼馋。

但是订单有了,能否保质保量按时兑付是个问题。之前很多汽车厂商都遇到过交付问题,连特斯拉都曾因为交付问题濒临倒闭。小米自然也要迈过这道坎。

与此同时小米还要扛过“消费者口碑”这道坎。

仅仅上市第一周,小米就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频频被刷上热搜。诸如小米SU7出现了包括掉漆、设计缺陷、座椅鼓包、保费过高(等同于50万价格的油车)、门把手没有保留物理开启方式存在安全隐患等多个话题均冲上热搜榜。

这些究竟是事实存在,还是故意“被黑”有待时间检验。总之,现在消费者(当然也包含一部分友商)在拿着放大镜检验小米,一点小瑕疵都会被放大。感觉车好的人不会发声,发声的就是坏消息。这对小米来说,挑战不小。

随着更多的车辆被交付,小米汽车的舆论风暴还会持续发酵。当然必须得指出,目前曝出的都是些小问题,很容易在产品迭代中解决,好在没有重大质量问题。

当然,这一点雷军肯定已经提前考虑到,在传播方面,小米还是很擅长的,且看舆论风向,先让各种问题都集中释放,估计过不了多久,小米就会有所动作,有各种补救措施出来,此外各种力挺小米的言论就会接踵而至。

按说雷布斯可不是一般人,从小米以往产品的品质来推断,小米汽车的质量绝对差不到哪里。第一波用户反馈收集后,小米将反馈迅速迭代到产品中,再进行车辆召回完善,甚至以旧换新等鼓励措施,米粉们绝对会拥护。

结语

从内心来讲,笔者是真心希望小米能挺过这些考验,走上康庄大道!毕竟小米做什么,消费者就能以更高的性价比买到什么。

曾有资深米粉6年内买了35万的小米产品。并宣称:“小米敢造车,自己就敢买。”能拥有这么忠诚的粉丝,小米不易,“雷神”威武!期待小米能够在智能电动车领域披荆斩棘,开创一片新天地!(文 / 知顿 小贤)

0 阅读:2

知顿

简介:关注商业的创新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