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哪吒2》票房突破百亿后,导演饺子会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呢?
眼看着亲儿子“哪吒”一战封神,想必没有人比饺子更自豪。
现如今哪吒每往前迈一步,都是具有跨时代意义,值得载入史册的。
可是,哪吒的扶摇直上对于现在的饺子而言,似乎是忧多于喜的。
若是没有忧虑,饺子又怎么会在这时候选择“闭关”,两耳不闻窗外事呢?
那么,饺子到底为什么做出如此举动?为什么有人说他现在的处境印证了黄渤当年的“肺腑之言”呢?
官宣闭关,冲上热搜要说清这其中的缘由,还得从饺子导演凭实力登上热搜榜一开始说起。
这个正月,饺子导演被送上热搜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靠着一部《哪吒2》,他可谓是凭实力活成了演艺圈的新晋“顶流”。
然而,回看饺子导演这段时日的“小动作”,总有人说他过得不像“顶流”,因为大家还没怎么见过他这样“卑微”的“顶流”。
在最红的时候,饺子导演背着所有人“闭关”了。
或许连饺子导演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小动作”竟然获得了万千网友的关注。
在大家的热议声中,“饺子导演已闭关”的词条火速冲上了热搜。
时至今日,这词条的阅读量更是累计突破了两亿大关。
而看到可可豆动画也下场“官宣”,并承认“已停止对外采访”,大家似乎也后知后觉明白了饺子导演的态度。
看得出作为当事人的他,并不想“蹭”太多哪吒的热度。
相比起吃流量这碗“限定热饭”,饺子导演更倾向于把精力放在作品创作之上,以求延续《哪吒》系列的荣光,带给观众更多的欢声笑语。
虽说饺子导演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从开始下定决心放“医”从“艺”那一刻起,他便对脚下这潭水的深浅感知一二了。
这一路上,饺子没少坐冷板凳,也没少背负流言蜚语的鞭笞。
在高手如林的中国电影市场,摸爬滚打的饺子对任何人都知道这个行业的残酷。
每年上映的电影成百上千,能让观众记住的实则寥寥无几。
电影行业摆明了就是个竞技场,精良制作的作品遍地是,作品想出圈,想被观众记住,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能不能引起买票人的共鸣。
那么,饺子一路走来真的做到引起共鸣了吗?
落寞时光,至亲不弃如果当初饺子没有选择转型当导演,或许现在的他正在医疗行业大放异彩。
饺子没跨界之前,人生一直是按照“学霸模式”展开的,他学习能力过人,还有不错的高智商傍身。
当同龄人担心走高考独木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时候,他早已用优异的成绩叩开了四川大学的门。
在人才济济的川大,饺子也从不是落于人后之辈,他就读的华西药学院是川大的“强势院系”。
饺子的人生轨迹之所以产生偏移,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半路爱上了动画制作。
自打跟动画结缘那天起,饺子便开始深陷其中,发现自己“嗜动画如命”后,他甚至还毅然辞了原本的真经工作。
当时,不理解饺子“偏执”的人有很多,但他的亲人却在那时候选择了无条件支持他。
母亲甚至还心甘情愿,每个月拿自己的退休工资来养活他。
饺子在家“窝”了三年,“啃”了三年老,母亲就“照顾”了三年。
在日复一日的创作中,饺子比任何人过得都煎熬。
这是他自己赌上一切所选的路,但他自己并不知道路的终点在哪里。
没有看到天亮的时候,他一直在摸黑前行,每创作一部精良的作品,他的前路就会多一份光亮。
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饺子才会再后来把《打,打个大西瓜》、《老板的女人》这些优秀作品奉献给观众。
话说回来,这些仅仅只是饺子带给我们的开胃小菜。
毕竟,他闷声憋的大招是让世人为之疯狂的《哪吒》系列。
那么,《哪吒》初上时,饺子都经历了些什么呢?
一语成谶,再次印证《哪吒1》是饺子跟团队呕心沥血打造出来的作品,他们倾注的精力与汗水超乎常人想象。
但上映伊始,《哪吒1》并没有掀起多大水花,有人甚至还带着有色眼镜走进电影院去看它。
而那时候,国人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关注是远不如现在的。
然而,现实狠狠地给所有不看好中国动画电影的人上了一课。
《哪吒1》用实际行动在泥泞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甚至还以近50亿元的票房数据,创下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
因为它的横空出世,曾经坐冷板凳的饺子成为了圈内新晋的“香饽饽”,从幕后走到台前,他的努力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可是,《哪吒1》的高票房并没有让所有人信服,有的人总是不愿意承认中国动画和《哪吒》的优秀。
当传出饺子要拍摄《哪吒2》时,也有一些人加入了冷嘲热讽的行列,预言《哪吒2》不能超越《哪吒1》的辉煌,直言饺子的成功有“侥幸”的成分存在……
不过,饺子和背后4000多人的团队终是没有让喜欢“哪吒”的观众失望。
因为《哪吒2》用这个春节档证明了一切,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其就拿下了126亿票房,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它的成功不仅引起了国人的狂欢,更让独具特色的中国动画IP震撼了世界。
现如今,饺子注定是这场狂欢中最大的“赢家”。
而他的成功也再次印证了黄渤当年的那句话:我穷困潦倒的时候,身边都是坏人勾心斗角,现在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都是洋溢的笑脸……
随着他热度的不断增加,资本也逐渐看好他,那他是否能抗住诱惑保持初心?
还记得曾经姜文表示如今的电影制作,更多的是制片人比导演更有话语权。
如此不难看出,因为资本的介入,很多影片变得偏离轨道,开始趋向于商业化、流水线化。
若是导演的创作得到了压制,更多的是去迎合资本的“胃口”,艺术的本真又在哪里?
或许是为了避免自己也沦为其中的一个,饺子选择闭关也是最好的回应,面对资本的“獠牙”,他选择抗争到底。
高度使然,破局重生曾经的饺子是站在犄角旮旯的“陪衬”,但从现在开始,不管他往哪走去何方,身边的人都不会再敢小瞧他。
因为他是真正的“孤胆英雄”,也是在中国动画史真正单开一页新纪元的人物。
也许曾经那些对他趋之若鹜的人,现在也开始后悔了吧。
毕竟,饺子现在已然成了“顶流”,若他日携《哪吒3》归来,只怕他会过得更加轰轰烈烈吧!各位您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