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携妻隐居深山11年,富豪同学驱车探望后大哭:缺钱我给啊

大白说红楼 2023-02-14 15:16:00
前言

你缺多少钱我给你啊,怎么能过这样的生活,要多少钱我给你们,快跟我回去吧!

人生在世,很多人都只为了那“体面”二字,拼命努力,但何为体面?

众人一致认为是编制在身、衣着得体。

那本文章的主人公可以说得上非常体面了。

在中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做老师,但他们却放弃在首都北京的大好生活,隐居深山11年,学起了刘子骥寻找“桃花源”。

起初他们在这与世隔绝非常幸福,但随着他们的孩子慢慢长大,有些问题便凸显出来,最后又不得不回归俗世,做回俗人。

他们究竟是谁?在他们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当初他们为何要放弃北大的高薪工作到深山老林里去呢?

贫穷学子翻身仗

乍一看王青松在学业上的成就,个个都开口赞叹,不过也有“酸民”嫉妒到:“这种成绩,那肯定是有父母帮助,要是我父母像他父母那样聪明,我也定可以像他这样!”

其实不然,王青松这些成绩都是依靠自己,父母并没有给他什么帮助。

1957年,王青松在洛阳一个小县城出生,他的原生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母也都是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更别说他的祖先了。往少了说,往上数八代都是农民,从来没有出过什么读书人,秀才撑死不过三。

一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农村。

在很小的时候,他便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虽然家里的农活重,但他总是在完成农活后,迅速收拾完自己开始学习。

上天总是会眷顾努力的人,王青松从小就记忆力惊人,课本上的古文、公式,他经常是看一遍就能够丝毫不差的背出来,老师有时候对他的记忆也是目瞪口呆,并对他寄予厚望。

父母在知道这个情况后,也是直呼“祖坟冒青烟了”“王家终于要发迹了”。

他刻苦努力,成绩非常优秀,眼看大学在即,但可惜的是,刚好赶上了不好的时候,高考被取消了。但这并没有打消他往上走的积极性,也恰好学校里有一个很赏识他的老师,推荐他去信阳地委面试机要员。

但当时面试这个职位,需要满足很多苛刻条件,王青松有几条遗憾没能够达到要求。

可他的面试表现让面试官十分满意,于是上级便破格让他进入了信阳地委的机要局。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好奇机要员是什么。

这个职位简单点来说就是每天要接触几百个电话,而且不仅接触,你还要能够记清楚这个电话的用途或者是用户的名字等等基础信息。

前文也提到他天赋异禀,记忆力超出常人,所以这份工作在他手里也十分顺手,几乎没有出现过差错。

没过多久,王青松就成了信阳地委的“红人”。

领导也越来越重视他,很多重要的任务都交给他做,他的职位也越升越高。

抓住机遇赚大钱

1978年,中国重新恢复了高考,王青松仅复习了一年,就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国政系。

他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外还经常外出实践,他天性好自由,也因为贫穷的家世对世俗奢华的生活充满希冀。

所以在1983年本科毕业那一年,他又考取了北大法律系研究生。

当时是1983年,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各类公司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各方面都要求更加系统化,而法律这一环更是重中之重。

在他还没有毕业之时,就已经有很多机会涌到他的面前,在研究生期间,他更是依靠法律知识赚了不少的钱。

但这还不是他的高峰时期,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可支配也收入越来越多,对自身的需求愈加重视。

于是,一股“养生”热潮席卷了当时的中国。

当王青松看到了这股热潮后,便在心里暗暗打算,直截了当的拒绝了当时知名律师事务所对他发出的邀请,选择留在北大当一名普通的任课教师。

在北大期间,他兢兢业业,用心的讲好自己的每一堂课,更是对学生知无不言、倾囊相授,慢慢的积累了声望。

而且他还不断的学习相关的养生知识,再加上当时他阴差阳错的认识了一位有名的气功大师,他便把养生知识与气功相结合,形成了他独特的养生方法,提出“科学”养生这一噱头。

养生课堂不是公益 以盈利为目的 遇到挚爱

刚刚开始时,他在北大免费试讲,人们都被他哄的七荤八素,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来听他讲解,教室经常人满为患,更有一些人趴在窗外偷听。

他一看赚钱的机会来了,便开始收费讲学,鉴于他的声望与之前的试讲内容被人们称赞认同。虽然学费高的离奇,但还是有很多学生来交钱听课。

依靠这个,王青松也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富人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见了他的一生挚爱——张梅。

张梅当时也是被人们的狂热架势所震惊,便也打算去凑凑热闹,但没想到第一次听他演讲,便被他完全吸引住了。

而王青松也是,自那第一眼看到张梅便掉进了温柔漩涡,提起那一眼他只说:“有气质。”

短短三字,包含了多少,那就只有王青松本人才知道了。

在一次次的课程中,他们慢慢相识逐渐坠入爱河,最终成婚。

双重打击 兜兜转转低谷期

养生热潮持续了近三年后,人们渐渐理智,王青松的课从一票难求转变成课堂上没有几个人。这现象让王青松有点难以接受,但好在他在上养生课中,他还接触了哲学,他认为哲学会是他的归宿所在。

所以他在课程取消后,便准备备考汤一介教授的哲学博士研究生。

并且从他之前的经历来看,他的考试成绩自然是不会差的,在初试与复试中,他的名次都高居榜首。

在名次出来后,他满心欢喜的准备迎接自己的博士生涯时,汤一介教授却拒绝了他的申请。

因为汤一介教授认为王青松太过于追求名利,沉浸于世俗之中,他对于哲学的理解处于表层,无法在哲学方面做出大的成就,哲学这一条路并不适合他。

在被汤一介教授拒绝后,他并没有灰心,又全心投入了备考中。

因为他打算回归他的老本行法律系,但遗憾的是,他的法律博士研究生申请也失败了。

从前的任职生涯无比顺利,现在却两次倒在了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无异是万箭穿心。

同时,王青松的妻子张梅也受到了挫折,她连续五次的评职也都失败了。

寻找“桃花源” 福至心灵决隐居

两人双双受到打击后,这让他们对现在的生活与环境都产生了怀疑,深思熟虑后。

在1998年张梅先辞了职,而王青松在安顿好身边的事情之后,也在2000年毅然辞职,他们决心回归自然,去寻找自我。

他们来到了河北与北京交界的一座小山上,这里曾经是岳父家的小荒地,以前他们便经常在放假的时候到这里游玩,与周边的村民都相处的很好。

在两个人经过各方面的考量后,最终决定在此安营扎寨,他们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2500亩的土地,细心的为土地的用处都做了规划。

他们种了玉米、高粱、小米、白菜、土豆、生菜等粮食与蔬菜,还有种植了桃树、杏树、枣树、苹果树等常见果树。

不仅仅这样,他们还养殖了鸡,鸭,鹅,骡子,黑山羊,这些动物还各有用途,比如说:牛、羊为土地施肥,骡子帮助耕地,鸡下蛋。

而且,他们的作物是不施化学肥料的,他们都使用纯天然肥料——动物的粪便。

因为种植规模巨大,他们不得不雇请工人,但他们可不是一般的雇主,他们对工人提出了一些“奇葩”的要求:

不允许他们在山里吸烟;不允许带入电子设备与含有化学物质的物品;不提供吃食;工人要把带来的东西全部拿走;不允许任何人接近他家的房子。

王青松也曾说:

“这山里唯一的污染,是偶尔飞过的飞机,还有外来者。”

大家可能会想,要求这么苛刻,会有人去吗?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他们虽然要求严格,但心肠都是很好的,经常送一些蔬菜瓜果与肉类给村民。而且他们自己同时也在践行。

他们不用牙膏,只用一些草木灰混合水刷牙;他们不用洗浴产品,只用皂荚水清洗。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也不允许自己的父母进入自己的房屋内,只允许他们在屋子外的石凳上坐下,因为张梅说他们进入后空气就会被污染,自己生理上会感到不舒服。

为儿心切复入世 富豪同学缺钱我给啊

他们在搬到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山后,育有一儿,取名为王小宇。

小宇渐渐长大,夫妻俩便自然而然的承担起了教育他的责任。他们为他每天安排了语数英三门课程。小宇也不愧是北大教师的小孩,学习速度非常的快,虽然没有去学校,但是他的知识储备已经能够比得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小宇的童年可以说得上是无忧无虑,他在自然中尽情的玩耍,呼吸新鲜的空气,与家里的小动物嬉戏打闹,但随着小宇的长大,他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妈妈,天上飞的那个大东西是什么呀?”

“妈妈,为什么那个我可以去其他小朋友家玩,但是其他小朋友就不可以来我家玩呢?”

“爸爸,我听叔叔说他家小孩去上学了,所以不可以跟我玩了,可是学校是什么呢?学校又是什么样子的呀?”

在小宇一个个问题中,夫妻俩的心渐渐开始动摇了。

小宇虽然现在还是孩子,但是他会渐渐长大,他应该有自己的路要走,而且也不应该把他困在这一个小山沟中,过着耕种喂鸡的生活。

于是,他们决定了,要开始回归世界,重新接纳这一个世界。

王青松夫妇经过考虑后,打了一个电话给他曾经最好的朋友唐师曾,邀请唐师曾来山里玩耍,顺便给他们出谋划策,毕竟他们已经太久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已日新月异。

唐师曾来到他们所在的小县城,又自驾了几个小时才来到了他们所在的村子,但还是没有到达他们所住的地方。因为他们所住的地方,还在另一边的山沟沟里,于是唐师曾又赶路几小时才到了王青松的家里。

唐师曾在接到王青松的电话简直可以说的上是欣喜若狂,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王青松的消息他一点都没有。

但他见到王青松第一面就呆住了,曾经那个衣着讲究、干净整洁的王青松,现在头发糟乱、衣服破旧。

而他的妻子张梅,曾经气质高洁的冰冷白美人,已经变成肤色黝黑的“村妇”了。

见面后,他们聊了许多,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做了许多打算。

就在唐师曾回去以后,王青松的消息慢慢传开了,王青松的一位富商朋友听说后,马不停蹄的赶来探望,瞧见了王青松的现状,他不禁流下了眼泪,还对他说:

“你现在是有困难吗?有的话,要钱就跟我说!”

夫妻两人拒绝了他,并表明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不过也有不少人担心:“与世隔绝17年,他们还能重新融入到这个社会吗?”然而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他们之前可能是有点困难,但在他们重新回到世俗之后,生活很快就步入了正途。

王青松把自己写的《新桃源记》交给当时任新华社记者的唐师曾,拜托他帮助自己出版,这本书经发行后,王青松大赚了一笔稿费。

在他进入世俗后,他也重新接触了高科技的生活,便也打开了自己农产品的销路,由于他的农产品纯天然无污染,一经上市便被哄抢,他的农场也名声大噪。

小宇也在王青松的帮助下进入了现代社会的学习模式,因为小宇在家里的时候,便有两名大学教师为他启蒙,他在上小学之后,非但没有拖后腿,反而是名列前茅。

经过数年,他也考上了北京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王青松夫妇俩的付出也不算白费。

结语

很多人听说了这“北大硕士隐居山村”的新闻后,斥责他们浪费了教育资源,浪费了国家培养他们的精力,又指责他们居然又为了儿子复出,假惺惺就是想博眼球。

其实不是,在每个阶段,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考量,能够依据当时的情况做出适合当下的选择,而不是冥顽不灵、固执到底,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我想这也是他们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过的好的原因。

0 阅读:980
评论列表
  • 2023-02-17 13:06

    他的失望和无奈[流鼻涕]

大白说红楼

简介:依据文本解说红楼中的人和事 业余水准,见笑,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