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活着就有希望。可如果活得太久,结局又会如何?很多历史人物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寿命长短这件事,福祸难测。
有的人,活得久了,才有机会成就功业;而有的人,活得太久,却把命运拖进泥潭,甚至葬送了自己的一切。为什么会这样呢?
先说刘邦,那个把“白手起家”这句话演绎到极致的人。
他的崛起,既是天时地利的结果,更得益于一个“长命”的前提。刘邦五十多岁才开始闯荡,那时候的他,按常理该是个退休在家养老的人。
可偏偏他遇到了机会,最后一飞冲天,做了皇帝。如果刘邦像他的对手项羽那样,英年早逝,历史的书页上可能不会出现“汉高祖”这个名字。
但同样的道理,寿命的延长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公平。长寿,给了机会,也埋下了祸根。
王猛就是个典型例子。他被后人赞为“盖过诸葛的第一人”,但他的人生并没有想象中辉煌。
王猛短短五十一年的生命,已经足够精彩,但如果再延长个十年、二十年,他的结局很可能会变得惨不忍睹。王猛最大的特点是“猛”,为人刚烈,做事果断,这种性格让他成就了一世英名,也注定了他的不可控。
如果他活得更久,迟早会因为锋芒毕露和恃才傲物而走向失控的边缘。历史上,和王猛一样性格的人不少,但他们的下场几乎没有例外。
崔浩的故事就是对“活得太久反而成了灾”的最好注解。崔浩为北魏立下了汗马功劳,是皇帝拓跋焘最器重的大臣之一。
这个河北清河人,用自己的才智和胆略,帮助北魏扩疆辟土,打下一片江山。拓跋焘对他宠爱到了什么程度?不仅公开说崔浩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贵人,还放言国事军务都要先征求崔浩的意见之后再施行。
这样的宠信,换作一般人,早就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了,可崔浩不是一般人。
崔浩聪明绝顶,却过于自信。
他做事不懂分寸,也看不清自己的位置。最出名的一件事,是他修国史。
这本国史,原本是拓跋焘下令修的,还专门叮嘱崔浩:“要实事求是,别遮遮掩掩。”崔浩当了真,确实一点儿都没遮掩,把北魏那点黑历史全翻了个底朝天。书成之后,他不仅没有任何忌惮,反而高调地让手下建议刻石留名,把这些敏感内容公开示众。
这么一来,问题就大了。
鲜卑贵族看到崔浩写的那些内容,全都怒不可遏。
他们觉得,崔浩把领导的家事抖了出来,这是在让他们丢脸。于是,弹劾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到皇帝案头。
拓跋焘一开始还念旧情,但架不住群臣激愤,最终大怒,下令查办崔浩,并且牵连了他整个家族。崔浩被押上大街游街示众,侮辱至死,他的惨叫声让路人无不叹息。
可以说,崔浩的悲剧并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活得太久,功高盖主。如果他年轻时就离开,或许会像王猛一样,被后人奉为传奇,留下无尽的敬仰。
可是,他的长寿让他有机会犯错,而错误一旦出现,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
历史上的另一位“活得太久”的例子是北魏的崔浩,但他的对手却是个“活得刚刚好”的典范。
他就是东晋的陶侃。陶侃和崔浩一样,都是一代枭雄,但两人的命运却大不相同。
陶侃在东晋军政两界崭露头角后,曾有过更进一步的想法,但他选择了克制。他明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适可而止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正是这种克制,让陶侃活到了七十多岁,最终功成身退,得以善终。
这就是寿命的微妙之处。
长寿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机会,还有更多的考验和陷阱。有的人能熬过这些考验,比如陶侃;有的人却被陷阱拖入深渊,比如崔浩。
长寿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去承受它带来的责任和风险。
有人总结过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刚刚好。”这句话用在寿命上,再贴切不过。
一个人活得太短,可能来不及施展才华;活得太长,则可能陷入欲望的泥沼。历史给了我们无数这样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也提醒我们,生命的长度不是全部,如何把握好“刚刚好”的分寸,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或许有人会说,崔浩的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学会低调;王猛的英年早逝则是命运的安排。但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一种警示:人生如棋,每一步都要慎重。
太过执着,可能会走向毁灭;不够努力,又可能错失良机。至于如何平衡?这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