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樊孟飞。
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初步判断自己的体质状态——就像了解天气变化需要观察晴雨,辨识体质也要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
阴虚体质特点:好比水壶里的水不足却持续加热,容易出现"干烧"状态:手心脚心发热,午后或夜间明显,口唇干燥总想喝水,偏爱冷饮,小便颜色偏黄,大便容易干结,舌象多见舌红少津,或有细小裂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805fa4a41b4546e802c70aab225169.jpg)
阳虚体质特征:类似暖炉火力不足,身体"供暖"跟不上:特别怕冷,尤其腰腹、膝盖发凉,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嗜睡,小便清长,夜尿增多,舌质淡白,舌体偏胖有齿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72333fd11a892940f2613d8b789aeed.jpg)
阴阳两虚表现:这种情况就像同时缺柴少水,身体既得不到温暖又缺乏滋润:既怕冷又怕热,换季时特别明显,夜间盗汗但白天手脚冰凉,同时存在健忘失眠与下肢浮肿,舌象常见淡红少苔或舌体裂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a2911ad98c14640868d335e22bee03.jpg)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临床中体质往往错综复杂。比如长期阴虚可能发展成虚火,阳虚体质可能夹杂湿气。建议观察症状时结合晨起舌象(自然光线下的舌苔颜色、湿润度)综合判断。日常可记录身体反应:比如对比喝温水与凉水的舒适度,观察不同季节的身体变化等。
最后提醒大家:体质辨识只是健康管理的起点。就像修理精密仪器需要专业工具,具体调理方案还需中医师通过脉诊、问诊等综合辨证。特别是出现持续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选。养生之道,贵在顺应体质,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