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节,我的弟弟筱辉带着女朋友回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准备在省城买房,明年五月结婚。
听到这个消息,我和两个姐姐都很高兴。
弟弟这些年总算是有了稳定的事业,还找到了一个让全家都满意的姑娘。
我们三姐妹当即决定,各自拿出五万元,支持他买房。
但出乎意料的是,母亲却坚决反对:“一分钱都不要给他。”
她的话一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母亲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母亲的态度让我感到震惊和不解。
她一向疼爱弟弟,甚至可以说是溺爱。
小时候,弟弟娇生惯养,什么活儿都不干,家里人对他也是百般迁就。
可如今,弟弟好不容易走上正轨,我们想帮他减轻一些压力,母亲为什么会坚决反对?
“你们为什么不给?”姐姐第一个打破沉默,语气里带着不解。
母亲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弟弟这次没有开口跟你们借钱,说明他能自己解决。你们越帮他,他越觉得自己有依靠,长不大。”
她接着说:“以前他不懂事,靠着家里伸手要钱,过得一塌糊涂。现在他好不容易长大了,懂得自己挣钱了,你们如果再帮他,他心里的那根弦会松掉。我们这个家,不能再走回头路。”
母亲的话像一记警钟,敲在我的心上。
她说得没错,弟弟的过去我们都清楚,他曾经懒惰、任性、不思进取。
父亲为此操碎了心,姐姐们也因为家里穷困,放弃了自己的未来。
可母亲一直护着他,认为他年纪小,长大了自然会懂事。
可这一等,就是十几年。
弟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出生时母亲已经四十多岁。
因为年纪相差大,我们三姐妹对他格外疼爱。
可惜,这份疼爱并没有换来弟弟的懂事。
小时候,他霸道、护食、懒惰,从不肯做家务。
长大后,他更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初一只读了两个月就辍学回家。
父亲看不下去,带他去工地干活,可他吃不了苦,没多久就跑回家,继续当“闲人”。母亲心疼他,总觉得他年纪小,还放纵着他。这种溺爱导致弟弟直到十八岁,还整天在家玩游戏,无所事事。
后来,姐姐和姐夫开了一家奶茶汉堡店,母亲为了让弟弟有点事做,硬是把他送去了姐姐那里。
可即便如此,弟弟依然不肯踏实工作,嫌做饮料麻烦,点单收钱又做不好,甚至连收桌子都不愿意干。
姐姐气得直摇头,但也拿他没办法。
父亲无奈,试图让弟弟跟着他去工地,接受生活的磨练。可弟弟的懒惰根本改不了,三天两头喊身体不舒服,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有一天,母亲终于意识到,弟弟再这么下去,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2019年,是弟弟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他在一家酒楼做厨房切配,跟着师傅学厨艺。慢慢地,他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工,成长为一个炒菜师傅,月薪涨到了六千块。对比以前,他终于有所成就。
但更让我们感动的是,2020年母亲生病住院,弟弟毫不犹豫地拿出一万块钱给母亲治病。母亲当时泪流满面,感慨:“儿子懂事了。”
父亲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我看得出,他也为弟弟感到骄傲。
后来,弟弟辞职,自己开了一家快餐店。
店面不大,生意却不错,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攒下了一些积蓄。
弟弟变得越来越勤奋,也不像以前那样总想着依赖家庭。
他瘦了不少,却很满足,甚至说:“我现在年轻,正是拼命挣钱的时候。”
母亲的转变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以前,她总觉得弟弟还小,家里人应该多帮帮他。可当她看到弟弟开始靠自己生活,意识到人必须在困难中成长,才能真正成熟。
“你们要记住,亲兄弟明算账,感情才能长久。”母亲用坚定的语气说,“你们都成家了,不能总是无条件帮他。他现在有能力赚钱,也该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母亲的这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她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帮弟弟是出于亲情,但这种帮助,真的对他好吗?如果他总是依赖我们,是否会再次回到过去那种懒散的状态?
母亲的态度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件事。帮助弟弟买房,虽然能减轻他的经济压力,但也可能让他失去独立的动力。
经过一番讨论,我和姐姐们决定,尊重母亲的意见。这次,我们不再拿钱给弟弟买房,而是在他买好房子之后,每人送一些家具,表达我们的心意。
母亲也表示:“我手里有些存款,到时候我会出一些钱,帮他解决一部分问题。”她不再是那个一味宠溺弟弟的母亲,而是希望弟弟靠自己的力量,真正站稳脚跟。
我们三姐妹也达成了共识:未来无论弟弟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愿意伸出援手,但前提是,他必须先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我们是亲人,是兄弟姐妹,无论生活多艰难,都会互相支持,但帮助不应该是无条件的给予。弟弟已经长大,他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依赖家人。
最终,弟弟顺利买了房,我们也如约送上了家具。这个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波折,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
母亲的决定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爱,不是无条件的包容和帮助,而是让对方学会独立面对生活的风雨。
今年国庆节,弟弟结婚了。我们三姐妹看着他和他的新婚妻子,心中充满了喜悦,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家和万事兴。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个家,终究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