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定居在美或欧的人让其高龄父母仍留在国内,为什么?

星洲的趣事 2025-04-04 13:01:16

有些亲友聊天的过往,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很多人过于简化了这个事情 —— 以为这不就是个你“子女”愿意不愿意让父母去国外的事情么?哪用扯那么多有的没的?如果要扯,那么就应该被解读为“不愿意”!直接就应该被钉到耻辱柱上,还要挂一块“不孝”的牌子,天天被人吐口水唾弃!

看看这问题里面有多少不切实际的东西

首先,“这些人生活优渥”,是很多国内人对留美人群的蜜汁幻想。

我可以举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这群人中的大部分,其实和从小县城去北上广读书,然后留下来工作,拿到当地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其实非常相似。他们在自己老家的过往优秀,也必然造就了老家人对他们当今生活的幻想。

可事实呢?事实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也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生活优渥”只能是一个幻想,当牛马才是常态,被当大城市剥削才是常态。

能去北京上清北的有几个?能去上海上复交的有几个?就算上了,你觉得啥资源都没有的小镇做题家,凭什么能以一己之力干掉别人家几代人的努力?

没看见人家厅长儿子清北毕业,去了米国,还不是一样要努力卷大厂吗?绝大多数人,真的活得不容易。我到现在还有认识的朋友,继续做着千老,全家四口靠着一年不到10万美金的收入过活! 然后,“美国房子听说也很大,容纳两个老人不难”。

第二、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中国人里面,大概是没有几个会说自己房子很大的。同理在美国也是一样,题主大概是自己根本就没有买过房子。你知道有每多一个卧室要多多少钱?就算你能买的起。那合着,你就管自己父母,不管自己队友的父母吗?对于我们这一代80后独生子女,这就是现状,要么不管,要管必须双方父母一起管,不然就等着后院着火吧。

我所了解的,最后住到一起的,都是因为没有别的办法,不得不住在一起的。

但凡有点能力的,都会在比较近的地方,重新给父母租一处住宅。有点距离感,才能让彼此活的更加舒服些。这事情,也就是能买得起一个有4个房间的房子(夫妻一间,两个孩子一人一间,还要一间客房),现在的学区,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买不起,基本2M起步,稍微状态好点的都要2.5M。

如果你想要再多一些,住的再宽裕点,反正我也只能说,就我现在“生活优渥”的收入都支持不起。 再来看看,“有些老人不愿意过去”,这个不是借口,而是事实。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实话说,很多老人来了美国之后的生活质量是大大降级的。尤其是很多在一二线城市的中产父母们,在老家的养老金可以过的很富裕,来了美国之后看什么都嫌贵。

而且,人在国内,可以有很多家庭以外的活动;但是在美国,来了之后,大概只剩下家庭内的活动。如果你不在美国的大城市,可以很明确的说,在当地基本不会有什么可以供新来中国老人融入的生活圈子,可以有的,比如教会,也会因为老人可能的没法妥协,导致根本就来美国蹲“牢房”。

即便你在大城市,不去中国城或者特定的区,老人也根本融入不进去。如果在靠南边的州,还稍微好点。要是北边那些动不动就寒冬六个月的,基本你除了在家里,和必要的外出,哪儿也去不了。你就说吧,是你,你要是腿脚灵便,在国内到处都能跑,你有牌友,你有钓友,你有舞伴,你有麻将搭子,除了子女完全没有自己的社交,遇到同样出来的父母也没啥好聊的,久了不是逼疯自己就是折腾家人;…… 是你,你来不来?是我,我至少不会长住!!!

第三真生大病了, 美国的医疗系统导致没有保险是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的,你说买保险 ,没工作的买不起呀。

美国这地方,所谓中产表面光鲜其实月光的大有人在 ,不欠房贷的地方就没有啥医疗资源,有医院有学校的地方,基本欠着巨额房贷,想回国已经卷不过国内年轻人了, 高不成低不就的混着 ,没有想的那么风光,老人不一定理解 ,只觉得你都出来了 ,咋还没有我们在国内自由啊,因为不敢病 不敢请假怕炒鱿鱼, 国外的月亮也不圆啊,成年人不都是两面奔走的强撑着生活罢了。

0 阅读:0
星洲的趣事

星洲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