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末(10月25日),上证指数收于3299.70,涨到1万点还有6700.30点的距离。
股市上涨的直接驱动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估值,一个是业绩。
估值反映的是市场情绪,业绩反映的是经济基本面。
上涨到1万点,需要估值或基本面有什么样的条件相配合呢?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先来看估值,即市场情绪。
当前(10月25日)上证指数的PE-TTM为14.40倍,与更能表征A股的中证A500指数14.47倍的水平大致相同,处于近十年64.12%的分位值,理论上属于正常偏高的水平。
如果达到2015年牛市的最高估值22.98倍,上证指数将达到5265.77,离1万点差不多需要翻番,还需要基本面大幅改善的配合。
如果达到2007年牛市的最高估值55.02倍,上证指数将达到12607.60,相较2017年的历史最高点6124已经翻了一番还多,并且已经将1万点踩在了脚下。
我们再将眼光放到当前处于典型牛市的几个海外市场,美国、日本和印度。
标普500指数、日经225指数和印度SENSEX 30指数目前的PE-TTM分别是28.69、21.19和22.89倍。
如果上证指数估值分别达到上述三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对应的指数点位分别是6574.19、4855.60和5245.15。
虽然离1万点还有不小的距离,但上证指数要么已经创了历史新高,要么已经突破了2015年的牛市高点,要么离5000点已经很近,已经足以让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扬眉吐气了。
可见市场情绪(估值水平)对投资影响之大。
从投资者心气上,我们不需要跟美日等老牌发达国家去比,但跟发展中国家印度比一比还是可以的吧?
印度SENSEX 30指数近十年PE-TTM的平均值是24.14,如果我们能给到上证指数这样的估值水平,对应的指数点位是5531.58,离历史最高点6124只有不到11%的距离。
02
为什么参与A股的投资者不能更自信一些,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到A股20多倍的估值?
市场情绪是最为复杂的东西,影响它的因素实在太多。
也许是历史包袱太重、担心好不容易取得的成就得而复失?
也许是怕重新落后挨打,不停奔跑、卷到极致的焦虑给自己套上了自卑的枷锁?
当然,对股市的自信不可能凭空产生,经济基本面一定是投资信心的基石。
过去那种高速发展虽然难以为继,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更高质量的中低速发展前景却是可以期待的。
假如经济基本面能使投资者重拾自信,能够给到A股相当于印度近十年的平均估值水平24.14倍,当前上证指数3299.70按这一估值水平折算到5531.58,那么涨到1万点还需要80.78%的涨幅。
这一涨幅全靠业绩驱动,放在十年维度需要6.10%的年复合盈利增速。
如果未来十年GDP能够保持5%左右的增速,作为全社会最优质的企业群体——上市公司达到比GDP增速略高一些的平均盈利增速,即6.10%,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而从现在的3299.70起步,发生戴维斯双击涨到1万点,203.06%的涨幅分解在十年内,年均涨幅将达到11.73%。
过往印象中,在牛市相对高位作为测算终点有一个测算结果,那就是大部分宽基指数长期年复合名义回报就在10%左右,11.73%这一稍高的年复合回报因为以当前相对低位作为起点,似乎也是可以期待的。
十年慢牛碎步,上证指数当然有希望爬到1万点。
A股投资者需要更多自信,A股投资者也要敢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