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函|寄我所托——王春山书法作品展(预展)暨名家座谈会

中国艺术公社 2020-10-18 12:52:49

主办单位

吉林省美术馆

《中国书画》杂志社

承办单位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

展览时间

2020年10月18日—20日

展览地点

《中国书画》美术馆

开幕时间

2020年10月18日14:30

王春山的“加减法”‍

马啸

我一直相信,真正能称为艺术的东西,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从中能看出作者的性情和状态;二,从中能看到作者平时隐秘不显的那一面。所以,古人会说“书如其人”或“画如其人”,但同时它们又不仅仅是你平时熟悉异常的那个“人”。

春山兄是我的知己。所谓知己,就是性情相仿、臭味相投那一类人。

春山兄与我同属上世纪60年代生人,同样是在京有着十多年生活和工作经历的“外乡人”,同样喜爱书法,同样偏爱那些大朴不雕的艺术样式……尤其关键的是,我们两人同样奉行那种简捷明快、直截了当的生活方式和做事态度。

春山兄是当下书坛“60后”书家中的佼佼者,而“60后”的书家又是这个时代书坛的顶梁柱。从这个角度来观察,书法家王春山便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王春山,尽管也属当下书坛潮流中的一份子,但却并非是主动去赶潮、追溯的人。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属于书坛的“个体户”——不主动去靠近“名头”比自己大的人,也不纠集“水平”比自己小的人;既不去追逐艺术的时尚,也不成群结伙地去做事。我相信,一个自由而独立的人,是将他的艺术引向高境的前提条件。

毋庸讳言,当下写字画画的人,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但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仍保持着旧有“文人”的秉性与情操。春山兄大约就属于其中一员。

春山兄常袭一身布衣,质地和色彩都似陈年旧物,恰似他所酷爱的汉魏六朝书简、法帖,既无雕饰、造作之气,也无市井、市侩之气。他是一个平常得会被你随时忽视的人。但往往,这样的人恰恰蕴藏着真实的能量和才情。

如今,我们见着的春山兄的书法,大多属行书、隶书和章草,率真而粗旷,一派自由天真,充满个性面目。然而,当初他的习书之路亦与常人并无多少差别——练唐楷、临二王、追宋人。无疑地,正是这样看似无甚特点的常规学习,为他日后艺术道路的拓展、技能的深化打下的基础。

当然,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法。这个“法”,便是他当初在学习欧阳询、王羲之等人规范的楷书和行书时,“发现”了“规范”以外的东西,比如唐楷中的“北海体”(我“发明”的名词),它是中唐时期一位杰出书家——李邕的创造。李邕的名字和字帖虽广为流传,但学习者却寥寥无几。其主要原因,是不太符合人们心目中的那个“美”的理想和标准。但正是这个李邕,在唐及以后时代,被人们视为书法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因为其兼具行书特点的楷书——“北海体”,在书家们看来,正可用来弥补“二王”的不足。所以,明朝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一个后世书法家能与东晋书圣相提并论,足见其份量。

王春山的“觉悟”,大约正是从认识“北海体”开始的。他说:“北海之新就是在王羲之之外又融入了碑意,使王字变得浑厚敦朴,自成一家。他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艺术的重镇,如果说王羲之开创了行书隽秀的典雅风格,那么李北海则是在继承王羲之行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其笔法猛峭健利,形态比王羲之清瘦,起落争折,直多于曲,表现出一派天风嗖嗖,迅疾宕荡的神气,而无过多地纡徐盘屈、含蓄不露的姿态。其结体更具创造性。”(王春山《衎庐詹言》)

除了李邕,王春山还在汉碑、章草、南北朝碑刻中“发现”了许多对自己“有用”的元素。在过去数十年间,他充分利用这些元素来调整、矫正自己的学习与创作,从而避免了因审美的惯性而使自己的东西变成某种流俗一份子的危险。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是一个善于用“加减法”的人。今天,我们能在王春山的书法中体味到某种拙朴和单纯,是他善用“减法”的结果;同样地,我们能在他的作品感受到某种精微与丰富,是他善用“加法”的结果。

善用“加减法”,使王春山书法的点画和字里行间既包含着王羲之、颜真卿、米芾,以及汉魏之际隶书、草书、碑碣的某种习惯和韵味,但同时又不像其中的任何一者。

加减,加减,再加减,在这种往复循环中,王春山一步步走向古人,也一步步走向自我。

当代的一位重要的书法理论家曾说:“一件好的传统风格的书法作品,它既要让我们回忆起传统里面最好的也就是那些核心的东西,同时又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中没有的东西。”(《邱振中谈林散之》)此话看似随口而出,其实这是对一个传统文化实践者的工作成效高低的最严苛判断。

所以,今天的王春山尽管有着令人称羡的成绩和功夫,但当我们将自己的实践放在“历史”这个纬度上,份量的轻与重立刻会呈现出来。此时,他人的褒贬、臧否已变得不再重要。

我想春山兄深深明白这一点。

(2020年10月于北京)

王春山

王春山

字崟之,号衎公,别署韩州漫士,室称衎庐、兰风寮。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法高研班导师,《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副秘书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作品欣赏‍

节临《争座位》

隶书识德揆文八言联

行书黄山谷题跋

行草书黄山谷《水调歌头•游览》

拟《散氏盘》

章草书《陋室铭》

行书对联数则

行书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此幅作品请横屏欣赏:

临《祭侄文稿》

0 阅读:3

中国艺术公社

简介:名家名人书画经纪,艺术推广、承办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