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推荐」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孙本见山水画展

中国艺术公社 2020-08-26 09:13:19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0年7月25日上午

展览地点

威海侨乡美术馆

主办单位

威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威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共环翠区委宣传部、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山东侨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侨乡美术馆

协办单位

威海灰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威海是一个人文精神

威海是一个人文精神、书画氛围、地理环境都十分让人向往的地方。有美景,美食,有帆耕千顷浪,鸥翔万里云。更有我在京学习的同窗好友,想念他们。值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应威海市文联、美协之邀,本见携百幅山水近作与两本精装画集,在威海侨乡美术馆与大家相约,相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93岁生日,举杯共庆,欢聚一堂。

2020年 7月25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孙本见山水画展,暨《云过槐窗小品集》新书发行式,在威海侨乡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画展由威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威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共环翠区委宣传部、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山东侨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侨乡美术馆承办,威海灰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协办。

威海市文联主席张建岭、原威海市文联主席、书协主席安立、原威海市政协副主席刘景春、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段惠林、威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单国防,应邀观看画展并出席孙本见绘画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著名画家王晓光先生主持,会上,威海文学艺术界的专家们对于本次展览给予高度评价。

威海市文联主席张建岭先生首先发言:“孙老师的画有趣味,有内涵,有故事,一幅画都是一段小诗。他的画很特别,也很有创意,这次展出既丰富了威海市文化艺术生活,也给本市文艺群体带来一股新风,对本市文化事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原威海市文联主席、书协主席安立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孙老师的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当代水墨精神的一种呈现和表达,对于国画的发展和创新迈出很大的一步,是国画界应该崇尚的典范。孙老师国画的创作路径和方式值得当代国画艺术从业者学习和借鉴。”

威海市书协副主席单国防则称:“本见的画是书法,他画里每一笔都是写出来的,线条灵动又扎实,他的题款的文句和书法都与画面很吻合,有闲味有趣味,是诗书画印融合非常好的画家”。

著名书画家、策展人李建军先生诠释了孙本见的画面特征:“孙本见老师的画,用传统笔墨语言融合现代构成元素,借签壁画、岩画、年画上的人物特奌,别出心裁,将点线面,黑白灰的诸多变化,发挥到了极致,是当代中青年画家中的不可多得的领军人物。”

中国民族促进会主任蒙刚先生由衷地感叹道:“本见兄为人质朴,做事低调,不只是画画的好,也是团队里的好导师。”

本次画展共展出孙本见山水画作99幅,较2019年在安徽宿州市博物馆举办的个人展览,作品形式和内容都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作品以六尺对开横幅以及竖式条屏为主,每幅作品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重复,求笔墨语言的变化与统一,求诗与画,书与画的融合与互补,求内在精神与表现形式的高度契合。笔墨语言的主观表现,物体结构的变形夸张,画面构图的惊、险、奇、绝。艺术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在不断否定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在内容丰富语言独特的基础上,强调画画的文学性、装饰性、学术性。点景以高士、云屋、仙鹤、溪鸭、秋果、老松、木桥、禅院穿插应用,让画面可游、可卧、可居,希望带给读者轻松愉悦的审美趣味。一幅画,一段小诗。

去大理写生回来的航班上,他用手机记下的文字:“我轻轻摇着船,生怕惊动这一世界的风花雪月,和前生注定的缘。向往天外的云,向往天外的山,在此有间自己的屋,如船即可,船上有一榻书,一缸酒。槐堂,意念中的恍恍惚惚,情绪里的癫癫狂狂,墨盘里的残渍,宣纸上的云烟,能醉的,不只是酒。洱海的颜色顺沿着苍山脉络延伸,一直走,一直想下去陪着小鱼游泳。枯死的树身,繁茂的蒲草,无人机的镜头掠过,青澈的波浪一层一层地涌起。天上和水中,天与水之间,变幻不定的是云的样子,自由,慵散,洒脱,浪漫。”

中艺五洲美术馆馆长冯海涛评孙本见作品:“和孙本见老师相识,就被其人、其作品所深深吸引。听其讲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时又相知。因而对其作品也有了更深的感触。由画面的欣赏到在作品中看到了空明,看到了单纯。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这是电影《夜宴》结尾,厉帝死前的顿悟。意思是,想得太多不如简简单单纯真一点。而对于艺术的创作,不也正是这样吗!学习期间为了吸取更多的营养,可以去算计,但是创作的时候本持一颗纯真的心更为重要。而中国画的学习与创作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

孙本见老师作品中的一丘一壑、一花一鸟就是心的自然而然。不刻意追求物的表象,只追寻纯粹的天人合一。自然而然,表现了“物”的无限,因为这种无限是“无为”的,也因而,孙本见老师的绘画态度悠然意远并怡然自足的。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是一种大智慧,可无偿不是对孙本见老师作品的一种阐述。这是画家应有的两种简单的心境,一种认知的见解。也是绘画心境中最高的境界,心无他物,只求一法。

中国画画家,画画就是一种悟道,这“道”是自然而然、天人合一,不是由技而来。中国画学习阶段的技法练习、临百家只是悟道前的修行,不能作为“道”。

本见兄作品中还有感性、张扬和唯我,这也是很多人沉陷其作品的原因。但是细细分析,他的作品却是极为理性的,理性到只有自己。“物的本相,有我本见”这句话形容本见兄是最为恰当的。而这句话也是画家必须有的坚持,因为在中国画领域“无我就无法”坚持自己方可有法可循,因为他人之法非你法,难以成“道”。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中顿悟。是画家在修行路上经过的坎,就如唐僧一样不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是不能修成正果的。但是这种积累绝不是累积,而是“消业”,消后留下的空明、本真与单纯。

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画?是画家留下的问题,而不是你问画家的问题!思想的展现不能白话去解读,如果解读出唯一的定义,那么这个思想也就完结。所以解答权是在观者手中的,百人有百答,才是这幅作品存在的意义。画家或者画作,只是“道”的传播者,也或者说是已经近乎于道的先贤为后人留下的他们追寻到的“道”的影子。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只能说“道可道,非恒道”这也是对“道”的传递,后世对其也做了万千解释,老子也在自己的论著中做了延伸的释义,但是也都是传递,也没有告知我们 “道”的本质。

“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是对本见兄最朴实的形容。物有本相,我有本见,是本见兄对中国画的认知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所有的繁杂都是艺术路上一一的剔除,本真、单纯才是画的本身。

部分展览作品赏析

斜阳抖落一池香

放鹤南山南

月印千江水,禅念万缕空

木堂设在南山南,四面松风一面天

月浮池塘

寄梅山馆

寻幽

四条屏

南山莲果熟了

东湖花满南山云

INTRODUCTION OF THE ARTIST

孙本见简介

孙本见,安徽宿州人,1966年生,字一目,号槐堂。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高研班。现任北京圣融美术院山水课题组导师,中国民族促进会签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中,八次入展和两次获入会资格。出版个人作品集四本,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以及十多家省级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