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天赐
线是什么?有人说是点的轨迹运动,而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线并非都是轨迹运动,客观地说多数是面的压缩。如地平线,苹果轮廓的边缘;面与面连接的交界处,桌子的边缘,楼房的边缘;再看高远处的公路、铁轨、电线杆;远看山峰、山石肌理、森林树木;近看叶子、花朵、小草全是线条;甚至闪电、地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都能产生无数的千变万化运动的线,在中国画家眼里这个世界是线构成的。
《阳和》 63x139cm 2020年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社会发展,观念演变。如今中国画也受到观念和趋利的辐射,在悄悄的萎缩和撕裂,失去了生态平衡。从传统到当代中国画的传承、演变、发展,现在众说纷纭,不少画家继承传统回头走,成了当代"古人"。亦有把古人某个元素切割、组装或放大,选取某个符号作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也有人直接把中西方的两个画种嫁接组装,或者把"当代水墨"换上中国画的衣服称之为中国画的当代艺术新形式,更有甚者不要技法只需观念等等。这一切都为了快速出效果,而且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岂不知任何一种艺术种类都需要工匠式的艺术技法、技巧和高度审美内涵的建立。笔墨的抽象美是中国画独有于其他画种不能比拟的艺术语言,是不可能随意滴几滴墨汁到宣纸上就可以成为中国画艺术的。因此传统遗留下抽象表现的"线",成为了中国画最后的坚守和核心。
《忠情》 139x63cm 2020年
中国画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我们流淌着的血液里渗透了传统的文化基因,加上独特的绘画工具材料,创作时是以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为主导,强调以书法用笔的"心画",甚至可以"画气不画形"。我们的先辈经过历代的传承学习推进让中国画产生过震撼世界的作品,以至同希腊的雕刻、法国的音乐成为了世界三颗艺术明珠。而中国画具有其他艺术种类所没有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价值。中国画技法强调书写性的"笔墨结构",也就是说线的表现是中国画技法核心。其实中西方的绘画都用点、线、面,然而线对中国画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线是中国画技法的灵魂和生命。
对于线条,中西方绘画的理解和使用是不同的,西方绘画认为线是面的压缩,多作为轮廓线,是冷的。而中国画的线是热的,它经历了千年的磨练和提炼形成了公约俗成的审美倾向一一"书法用笔",起承转合,用笔的节奏快慢轻重、抑扬顿挫、提按逆顺。先辈们还创造了"十八描", 用事物象形线的形态特征。
在线的审美倾向上,黄宾虹先生总结得更具体:"平、圆、留、重、变",追求金石味,如锥画沙、如屋漏痕、如折钗股,甚至虫蛀木的艺术趣味。并且要刚柔劲健、毛涩圆厚,静如处子 ,动如脱兔;疏密对比、长短对比、方圆对比演译着视觉构成美,近乎抽象的中国画的线暴发着无穷的生命能量。"线"是客观存在的视觉现象,它在构图中可以分割画面,可以形成面积和表达多种情绪感受。直线刚直,曲线柔情;直线平稳安静,曲线波动不安。斜线顷倒危险,放射状的线有张力。用笔中锋实,侧锋虚,实线静虚线动,而乱线更具视觉冲击力。
《入静》 63x139cm 2020年
而我的绘画创作"三笔画法","无意、有意、圆意",常常胸无成竹而率性而为。第一笔首先是万法皈零,面对纯净的白纸,只有难以抑制的情绪冲动,形而上的好比武林高手过招,看不见人只听到剑风飒飒。中锋落笔,侧锋横扫无影无法的按提律动"无意"涂鸦,犹如大将军挥舞大刀率领千军万马而前面没有敌人。这第一笔的涂鸦正如道家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此时第二笔开始转为"有意"的理性,面对涂鸦的无形转化为"有形",体验"一生二"的虚无中来,笔锋下的线条意象舞蹈,每一瞬间都是造型和转换;似奏乐时而从飘渺中传来天籁之音让你凝听,时而轰鸣似强劲交响。虚中求物,乱中求序,混沌中开天地。第三笔"圆意"此时尽向心境所思描绘,形、质、情渐入佳境。通过笔墨演绎自圆其说,面对涂鸦与理性进行消解、转化、统筹、提升或延伸。如此创作三个阶段从无形到有形,从无法到有法,往往能超越常态,显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悟性所至"表现主义"无意识超越有意识,与鬼神通灵产生神来之笔。
《晴日》 139x63cm 2020年
中国画的线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取向,而线的表现形质是画家个性特征的体现,是画家思想情感与宇宙、自然、社会交汇的座标,是"天人合一"的生命线。一位较成熟的中国画家的线条,还揭示了他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甚至还透射出画家的家庭出身、知识结构、经历和性格特质等信息。中国画以线写神,迁想妙得,计白守黑,虚实相生,意中有意,味外有味,耐人寻味极大限度的释放出线的表现能量。线的力量来自那里?中国画家一生对线的审美追求,关乎于他是如何的整体感知这个世界的信息量,对世界整体的看法,对中国画深刻的理解以至审美的建立。更是彰显他对科学、哲学、宗教等综合的看法。而且还要穷其一生 多方位的实践和全力练功,发挥线的表现能力臻至上乘,修成"正果"。
《四海》 139x63cm 2020年
《群雄》 139x63cm 2020年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而中国画的线是我终生的研画磨练和追求,我喜欢它、热爱它、崇拜它,因为中国画的线有无穷的力量。
2020.6 于广州火炉山下
《高逸》 63x139cm 2020年
《天歌》 139x63cm 2020年
谢天赐大写意花鸟从传统到当代转换的新突破《春水》 139x63cm 2020年
《顿悟》 63x139cm 2020年
《飞翠》 139x63cm 2020年
《雄视》 63x139cm 2020年
《国色》 63x139cm 2020年
《倚风》 63x139cm 2020年
《禅机》 139x63cm 2020年
INTRODUCTION OF THE ARTIST
谢天赐简介
谢天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参事室)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