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金融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

晋社会 2025-04-03 03:18:07

主动作为 精准施策 优化服务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血脉畅通,经济肌体才强健有力。去年以来,我市坚持把金融服务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机制,切实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全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加油助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4年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持续上升,银行业信贷支持实体经济“量”合理增长、“质”有效提升。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7.4%和12.38%,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和第三。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为5242户企业授信金额110.53亿元,全省排名第二;为4824户企业投放贷款75.2亿元,全省排名第二。

精准发力施策,措施落实落细。我市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金融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科技金融方面,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落地见效,设立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和再贴现专项额度,为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44.55亿元。精准支持先进制造业,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6.68亿元,增长18.11%。绿色金融方面,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38.16亿元,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21.90亿元,增长31.97%,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9.3个百分点。普惠金融方面,精准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提供激励资金6877.78万元支持地方法人机构增加普惠小微贷款59.34亿元,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9.11亿元,惠及2.14万户小微企业,再贷款使用率达95.73%。养老金融方面,指导4家金融机构为康养、老年公寓等项目授信14.77亿元。数字金融方面,落实地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被推荐参加全国“示范工程”评选。

强化监管引领,推动机制落实。我市组织召开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重点从深化理解认识、密切协调联动、提升政策效果三个方面就金融监管系统和银行机构的融资协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县两级监管部门建立内部工作机制,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重点任务和工作路径。积极主动参与支持融资协调工作,参与地方工作专班,主动作为,积极补台,协同部署落实当地企业走访、需求摸排、融资对接等工作。召开普惠金融重点工作推进会,压实责任,要求银行机构积极参与专班,发挥专业优势,科学合理走访,避免扎堆对接,用好“两张清单”,提升工作质效。召开忻州监管分局内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最新精神,通报融资协调机制工作情况,作出部署要求,增强内部监管合力。

强化督促指导,深入开展走访。建立统计监测周报告机制,及时掌握最新进展,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困难。组织银行机构向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推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营主体已授信企业名单纳入推荐清单,加强沟通对接,做到工作成效表与推荐清单匹配,确保摸排对接区县全覆盖。指导各银行机构扎实做好统计报送工作,加强与当地专班沟通配合。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宁武、原平、五台监管支局和当地银行基层网点调研督导,加强工作辅导和政策解读,各县级支局均开展督导调研,市、县两级监管机构共开展督导调研走访41次。各银行机构积极参与县域专班,主动融入地方工作机制,用好当地纳税企业名单和市场监管局推荐的企业信息,深入园区、社区、乡村积极摸排对接,做好融资授信。

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忻州监管分局加强与市发改委交流沟通,共同推动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联合起草建立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和操作手册,强化组织保障,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落细要求,提高工作规范性和工作效率;日常紧密配合联动,就工作重点任务进行协商沟通,共享工作信息,推进工作落实,积极协调解决机制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增强监管部门、发改部门和银行机构工作合力。畅通市县工作专班、支局和银行机构联络渠道,加强工作联动,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同机制走深走实。

如今的忻州,金融“活水”正如潺潺流水源源不断润泽实体经济沃土,将为我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添动力、增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

0 阅读:0
晋社会

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