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两位“特殊”上将:他们,凭啥戴上这顶军帽?

一抹夏优 2025-02-22 17:04:49

1955年,授衔大会上,不少将领都是从红军走出来的老伙计。可偏偏,有两位上将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国民党起义的将领!这其中,陈明仁的故事尤其精彩,他率领七万人起义,却只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陈明仁,这名字,可能不如杜聿明、王耀武那么响亮,但他绝对是个狠角色!黄埔军校毕业,可不是那种只会拍马屁的,他可是个有主见的硬汉。想想看,黄埔一期,那可是个龙蛇混杂的地方,拉帮结派的事儿多的是,可陈明仁却独善其身,一心扑在军事研究上。 他那股子不畏强权的劲儿,真叫人佩服! 那些教官,要是不服他,他照样据理力争,就算挨罚也绝不低头。你猜怎么着?很多时候,他争对的,还真就是对的!

战场上,陈明仁更是一员猛将。第二次东征,刘饶宸团长牺牲了,敢死队都快不行了,是他挺身而出,硬是打开了城门!这可不是吹牛,他因此得了“第一勇士”的名号,连老蒋都对他刮目相看。抗战时期,虽然老蒋给他个“杂牌军”,想让他当炮灰,但他愣是把这支队伍带出了名堂,庐山保卫战、桂南会战,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长沙还在国民党手里。程潜老先生已经表示要和平解放,可陈明仁这块硬骨头还没表态呢。他手握重兵,他的选择,直接决定着长沙的命运。 你想啊,这压力有多大!老蒋那边,不断地许诺,说援军马上就到,让他死守长沙。可陈明仁心里清楚,这不过是老蒋的缓兵之计,国民党哪还有援军可派?

是继续抵抗,让长沙变成战场,让士兵白白牺牲?还是选择一条不同的路?他想了许多,想到了那些跟着他多年的士兵,想到了和平,最终,他选择了起义。8月4日,程潜和陈明仁联名通电起义,长沙和平解放!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陈明仁向我党提出的请求,竟然只是保留部队建制!他没为自己争取任何个人利益,只想着他的士兵们有个好归宿。换句话说,他把手下兄弟的未来,看得比自己更重!这气度,这胸襟,着实令人敬佩!

要知道,起义部队一般都要打散重组的,这可是为了更好的改造。 但考虑到陈明仁的请求以及当时的情况,毛主席同意了他的要求。 当然,我党也不是亏待人的主儿,1955年大授衔,毛主席批准他为上将,这可是对陈明仁巨大贡献的肯定!

陈明仁的故事告诉我们,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而 胸怀天下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他不是简单的起义将领,他更像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在乱世中做出正确选择,并为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 他,也因此成为了1955年大授衔中,最独特的上将之一。

0 阅读:18
一抹夏优

一抹夏优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