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彻底傻眼!中国北重耗时三年,成功攻克世界难题“360工程”!

观史纪实体育 2024-08-20 16:59:17

进入21世纪,中国科技力量崛起,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曾经,我们在很多领域因为技术落后,没少吃亏,没少受制于人。但现在,不一样了。咱们中国人在各个领域都开始“支棱”起来了,用实力说话,硬生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

就拿很多人不太熟悉的重型装备领域来说吧,就有一个“大国重器”的横空出世,让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决心。这个“大国重器”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打破欧美垄断,为中国争一口气的呢?

故事还得从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工业产品——无缝厚壁钢管说起。别看这东西名字普通,它可是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在电力、能源、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没有它,很多关键设备都玩不转。

咱们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储量丰富,但偏偏这无缝厚壁钢管,在2009年以前,我们自己还真的生产不出来,只能花高价从国外进口,每年要花掉上百亿!这就好比手里握着一把好牌,却因为缺了一张关键牌而打不赢牌局,你说憋屈不憋屈?

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根钢管吗,至于这么难吗?还真别小看这东西,它可不是一般的钢管,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才能制造出来的。其中最难的一道工序就是“挤压”。

想象一下,要将一块重达数吨的钢坯,在高温高压下,像挤牙膏一样挤压成一根直径可达1米、壁厚超过10厘米的钢管,而且还不能有任何的裂缝和缺陷,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而掌握这项技术的,就是欧美那些老牌工业强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研发“重型黑色金属挤压技术”,并制造出了多台大型挤压机。其中,美国Wyman-Gordon公司甚至拥有一台挤压力度达到3.15万公吨的立式挤压机,这在当时可是世界顶尖水平。

而我们国家呢?当时最先进的挤压机也只有区区3150公吨,跟人家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这就好比人家开着重型坦克,而我们手里只有几把轻机枪,这仗还怎么打?

面对这样的技术差距,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花高价从国外进口无缝厚壁钢管。但这样做,不仅成本高昂,而且还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你想啊,电力、能源、国防这些可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如果这些领域的命脉都掌握在别人手里,那我们的处境可就危险了。万一哪天人家不高兴,给我们来个“断供”,那我们岂不是要任人宰割?

这种“卡脖子”的感觉,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就像当年芯片被美国制裁一样,那种无力感和屈辱感,真的让人难以忍受。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北重集团决定不再受制于人,而是要自主研发,打破欧美的技术垄断,为中国制造争一口气!

2006年,中国北重集团联合清华大学等数十家单位,启动了代号为“360工程”的项目,目标是自主研发一台挤压力度达到3.6万公吨的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直接对标当时世界最先进水平。

这个目标不可谓不宏伟,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要知道,在“360工程”立项之前,我们国家甚至连一台可以用来拆解研究的大型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都没有,只有一本名为《异型钢管生产》的理论书籍。

这就好比让你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仅凭着一张图纸,就要造出一架飞机来,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中国科研人员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深知,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挺直腰杆,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决然地加入了“360工程”的研发团队。他们中有的是在钢铁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专家,有的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年轻博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中国制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这样,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技术较量的攻坚战正式打响了……

三年时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360工程”的研发团队来说,却是充满了挑战和考验的艰苦岁月。他们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缺乏大型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的设计和制造经验。欧美国家对这项技术进行了严格的封锁,我们根本无法获得任何相关的技术资料。

怎么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科研人员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了各种可能的方案,最终决定从理论基础入手,一点点地攻克技术难关。

他们将整个挤压机分解成数千个零部件,对每个零部件的材质、尺寸、精度都进行了反复的计算和试验。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他们跑遍了全国的钢厂和科研院所,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和测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承受3.6万公吨挤压力的新型钢材,为挤压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

3.6万公吨的挤压力度,相当于将一座埃菲尔铁塔倒立起来,对挤压机的结构强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采用传统的结构设计,挤压机将会变得异常庞大,不仅制造难度大,成本也难以控制。

就在这时,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为“360工程”带来了新的希望。这项技术叫做“钢丝缠绕技术”,它可以利用高强度的钢丝,像缠绕线圈一样,将挤压机的各个部件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从而大幅提高挤压机的结构强度。

这项技术看似简单,但要将其应用到3.6万公吨的巨型挤压机上,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科研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和模拟实验,不断优化缠绕方案,最终成功地将“钢丝缠绕技术”应用到了“360工程”中。

2009年7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中国自主研发的3.6万公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后,终于迎来了首次热试车。

当天,所有参与“360工程”的科研人员都聚集在试车现场,紧张而期待地注视着这台凝聚着他们无数心血的“大国重器”。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挤压机开始缓缓启动,压力指针也随之不断攀升。

1万公吨!

2万公吨!

3万公吨!

当压力指针最终稳定在3.6万公吨的刻度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一刻,标志着中国成功突破了欧美国家在重型黑色金属挤压技术上的封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台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挤压机,不仅挤压力度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且生产效率也是美国最先进设备的三倍,生产成本却大幅降低,每吨P92钢管的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不足三分之一。

“360工程”的成功,不仅打破了欧美国家在无缝厚壁钢管领域的垄断,也为中国电力、能源、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向世界宣告: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而是能够与世界强国同台竞技、甚至超越的强大力量!

“360工程”的成功,只是中国科技力量崛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开始走向世界舞台,高铁、北斗导航、5G通信、C919大型客机……这些闪耀世界的科技成果,无不彰显着中国科技工作者们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也预示着中国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必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回首“360工程”的艰辛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创新,才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之巅的必由之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

让我们传承和发扬“360工程”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

中国联合商报于2011年4月25日所发布《湖北新冶钢:全球最大的中厚壁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于2017年4月6日所发布《北重集团成功攻克超长厚壁无缝钢管空心芯棒锻造》

0 阅读:25

观史纪实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