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相信很多人都幻想过一夜暴富,但一夜暴富之后呢?你能一直维持富有吗?还是只过一把富豪的快乐,从此人生万劫不复?
法制节目《东方110》中,有这样一个关于“拆二代”的故事:
阿荣是上海本地人,因为拆迁,他家一下就拥有了三套房子。父亲所任职的五金厂的数额拆迁补偿款,让他一下从婚前买房欠了13万的无名小辈,跃升为身家千万的富人。
一夜暴富打破了阿荣原本平静的生活,他不再满足于普通的上班族生活,财富让他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愿意再为了那些微薄的工资而辛苦。
他开始毫无节制地花钱,想着怎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捞钱。先是用30万在股市试水,毫无意外地赔光了,但这点折损对阿荣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股市失败后,他很快又转战于足球赌博,最初几个月是赚了几万块, 阿荣觉得自己找到了赚钱的方法,于是加大筹码,幻想着可以轻轻松松年入百万。
刚开始也有赢,但越往后输得越多,输得越多想翻盘的欲望就越大,如此往复,阿荣的家产很快就被他输的精光,并因此欠了不少外债。
阿荣的父母把家底掏空,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才把窟窿填上,妻子也因此和他离婚了。
阿荣从一个身价千万的“拆二代”一下变得一无所有,甚至还欠着钱。此时,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优势:年龄、能力、户口等。
他的后半生会怎样穷困潦倒,显而易见。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阿荣的钱并不是通过能力得到的,只是凭运气罢了。
一个人永远驾驭不住在自己能力和认知范围以外的财富,靠运气得到的财富,最后一定会靠实力亏掉。
穷富认知
我们都在说穷人思维、富人思维,这看上去是很笼统的概念,但其实自有奥秘。一个没有亲身经历过创造财富的人,必然守不住财富,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操作,才能让财富细水长流。
电影《1942》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地主和长工一起逃难,地主说:“等我到了陕西,立住了脚,那就好办了。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这段话刷新了我对穷富的认知,贫富差距除了社会结构的不均外,对于中产和上层来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思维。
在富人阶层里,他们的生活方式、状态和自己的财富相匹配,知道怎样合理支配自己的财富,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财富增值。这其中要付出大量的思考、脑力劳动,而不只是靠运气。
其实不只是国内,世界各地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暴富之后落魄,生活状态往往还不如以前。他们被从天而降的财产砸中,兴奋躁动,难以适应,自卑在财富的浸泡下渐渐变成狂妄自大。
物质生活大幅提高,但精神世界却跟不上,这样的断层导致他们最终走向悲惨的结局。没有相应的能力,命运给你再大的幸运,你也接不住。
所以,一夜暴富并没有什么可以羡慕的,老祖宗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想要拥有巨额的财富,就要先修炼能够驾驭巨额财富的能力。
切勿急功近利
你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拥有什么样的实力,当然依旧需要运气,但运气远不如实力重要。
稻和盛夫说:“只有额头流汗,靠自己努力赚来的钱才是真正的利润。”
或许有人说,这不过是成功者故意制造出的假象罢了,目的是为了迷惑大多数人,从而奴役他们。
但一个谎言可以维持一天一年,可它能维持一个世纪,一个时代吗?必然不可能。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大事者,但凡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没有一个不懂得努力的重要性。
所以,年轻人不要那么急功近利,每天清晨醒来的时候,争取变得比昨天聪明一点点。
安排好自己一天中的每一件事情,并出色地完成它,渐渐你就会发现自己有所不同了。随着积累,最后你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慢慢来,才比较快。
不过让如今的年轻人沉下心慢慢来,的确不容易。 因为信息的流通,社会内卷非常严重,所有人都想要跑得快一点,得到多一点,从而开始焦虑、浮躁,更不可能静下心来磨炼实力了。
管窥效应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管窥效应”,即人会把所有的目光,放在当前发生的、对他们冲击最大的事情上,看不见更远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社会环境营造的紧张氛围,容易让人变得鼠目寸光。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筛选信息,明了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什么只是因为人性的欲望在作祟。
逐步培养完善自己的思维,锻造自己的能力,假日时日机会来时,你才能紧紧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慢是一种以静制动的智慧,在灯红酒绿的奢靡侵蚀自己时,看清楚真相,而不是爽一时而悔一世。
那些后来落魄的“拆二代”若懂得反思,结局也不至于那么悲惨。
任何事情都有它们本身的发展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痴心妄想走捷径,必然逃不开反噬。所以在欲望面前,等一等,缓一缓,最终得到的才能真正长久。
- The End -作者 | 汤米参考资料:《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