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小的时候,那时候还处于任天堂的SFC,国内的小霸王游戏机流行的年代,那时候和童年的玩伴们玩游戏时都是对游戏中的关卡以及各种通关技巧感兴趣。到了后来国产武侠游戏盛行的时候也是对于游戏的剧情,人物养成以及各种隐藏要素充满了兴趣,至于游戏画面的话倒是不是太关注。
直到后来PS2,PS3时期,电子游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3D游戏日益取代了昔日的像素游戏以及2D游戏,游戏的画面更是突飞猛进。例如GTA这种大作也转变为了3D游戏,引领了一代潮流。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之后的《孤岛危机》,其逼真的画面在那时候吸引了无数玩家的眼球,论坛上每当提到游戏画面的逼真程度孤岛危机必定会被提起。
十几年前用画面征服了玩家们的初代孤岛危机
在那几年中,无论是玩家群体还是游戏厂商都对游戏画面充满了热情,无论哪款游戏,只要是画面不那么尽如人意那么在玩家们的心中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了,更有甚者甚至直接扣一个“4399游戏”之名。游戏论坛中的讨论的主流也大部分是玩家们晒出自己的游戏截图互相比拼画质高低,一天几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大部分都耗费在了截图或者是打画质补丁上面。
不过随着近些年steam在玩家群体中的普及,各种优秀的独立游戏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之中。例如《星露谷物语》,《泰拉瑞亚》这些独立游戏神作甚至都达到了几千万的惊人销量,在steam上的评价更是好评如潮。虽然高画质,大体量的3A大作依然占据着玩家社区的主流地位,但是之前玩家们压根不会关注的各种独立游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玩家们的青睐。
为何这些画面不出彩的小体量的独立游戏在如今越来越受玩家们的欢迎,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以下两点:
1.当今游戏画面的发展可能已经暂时达到了瓶颈
一路玩游戏玩过来的老玩家们可能会发现,如今的大作的游戏画面对比十年前的大作提升虽然是比较大,但是远没有到那种3D画面对比像素画面的那种差距感。我至今依然不会忘记当年第一眼看到生化危机4的惊艳感,然而如今的大作例如今年的蜘蛛侠2,还有去年的地平线2,虽然比之他们的前作画面也有不小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早已在我的预期之中,完全没有当年生化3到生化4的那种惊为天人的感觉了。
再加上如今的显卡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曾经可以购买一张高端显卡的价钱如今只能购入一张甜品级显卡,与此同时不少游戏大厂的优化也是越来越烂。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情况:玩家们的配置等级相对于之前降级了,然而游戏的配置要求比之前更高,这样一来二去导致了大部分玩家也根本享受不到最高特效的游戏画面,时间一久自然而然就没多少人在意画面的好坏了,能流畅玩就不错了。
2.玩家们对于所谓的“电影级”画面已经审美疲劳了
不少玩家应该都看到过这种宣传,近些年很多游戏厂商都特别喜欢用“电影级”画面来宣传他们游戏的画面有多好,整个游戏的宣传视频基本都是塞满了各种大场面的CG动画和演出,而关于游戏的实际游玩部分的展示基本都是匆匆带过。
诚然优秀的画面可以带给玩家们良好的第一印象,但是不少游戏厂商这些年的游戏除了拥有不错的画面之外游玩部分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其中大部分还是开放世界,在一张大地图上堆满了重复性极高的据点,据点里随便塞了一堆敌人,敌人的长相分布都差不多。导致玩家们在刚开始游戏的几个小时内看着被各种问号塞的密密麻麻的大地图还觉得游戏内容很丰富,直到打完了4,5个相差无几的据点之后才发现自己可能已经把全部的游戏内容都体验完了。
与此同时优秀的独立游戏们凭借着优秀的游戏性,多样性的关卡设计逐渐征服了已经对所谓的“电影级”画面审美疲劳的玩家们。例如肉鸽神作《以撒的结合》,横版动作游戏神作《死亡细胞》等,他们可能没有那么高清的贴图和建模,也没有号称多少平方公里的巨大地图,但是他们丰富的游戏性却足以让玩家们沉迷上百甚至几百小时。
总结作为一名玩家,我对于优秀的游戏画面自然是持欢迎态度的,但是游戏是用来游玩的,相比于画面游戏好不好玩,耐不耐玩才是更重要的。而近些年的很多游戏厂商却本末倒置了,他们不遗余力的打造着所谓的顶级画面,顶级演出,而在游玩这一块却敷衍至极。导致我在经历过游戏开头的震撼和新鲜感后对于后续一眼望去贫瘠的游戏内容提不起丝毫的兴趣。相信也正是由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玩家,所以现在的所谓“画面党”虽然还有,但是却远不如以前那么多了,玩家们开始在意游戏的真正核心玩法了,毕竟,游戏永远是用来玩的而非是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