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标配给你带来了什么?面子和虚荣?还是还不完的贷款?

小陈逛世界 2019-08-12 20:39:2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很多看似名言的话语其实反过来说也是行得通的。就比如,有人说,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整个世界有关这个人的所有记忆事物,都消逝了的那一刻,这个人才算是真正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也有人说,我们一直在追求这个世界对于我们的认同,但是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和其他人无任何关系。到底世界属于我,还是我属于世界,这个话题,可能争论到明年也不会得出结果。那么,你喜欢的生活是怎样的?有标准吗?

我们先来说一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谓标配。大学生:手机电脑AJ鞋。上班族:苹果手机,苹果电脑,每周两次的外出消费,个别名牌鞋包。成家者:房子,存款,车。上学的孩子:补习班,培训班,学校。结婚标配:彩礼,宴席,盛大婚礼。朋友圈标配:心灵鸡汤,旅游和聚会。……以上因素在“中国式家长”和“中国式过马路”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网络热词——“中国式标配”。

随着朋友圈社交社交的不断发展,我们朋友圈总是能够充斥着以下内容。一张配有心灵鸡汤式文案的咖啡加点心图片。朋友聚会时拍摄的小视频。最后再加上一些生活上的感悟。这便是我们追求的“标配”。这些“标配”让我们变得合群,当我们完成这些标配的时候,还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有面子,会成为和身边很多人一样类似“同阶层”的人。每个人都为了达到相应的白胚,而付出了很多东西,大学生可能为了一双AJ鞋连吃很久的泡面省下父母的零花钱,上班族可能以为几次的外出消费或者一个包而整个月下来没有结余,新婚夫妇可能为了买房买车而背上债务,有情人甚至会因为结婚所需要的标配而最后不能眷属。

如果不能主动地逃离这些由金钱打造的“中国式标配”,这种从众心理带来的绑架,已经开始让很多人都觉得苦不堪言。很多人都觉得,余生这么贵,真心活不起。而事实上,这种追求外界带来的认同感的做法,虽然不是错的,但是专注于以物质搭建出来的认同感,无疑是最累得一种活法。有人说,欧美人的幸福感在某一方面来说要比国人要强。就是因为中国人如果在一起聊天或者追求的目标一般都是房子,车子和存款。而欧美人虽然有一部分人在追求物质生活,但是他们的绝大部分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活得更有意思。

我们一直都认为房子和车子就是幸福的完成时,或者是在把房车都买到手之后,才想着如何增加自己的幸福感。在人生道路上行走的过程中,首先就是把大山压在身上,走的过程,自然就不会轻松。我们已经看过太多,一些人因为想要变得和别人一样而背上巨债,套路贷,裸贷,校园贷,这些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我们看到这些事情之后,一边唏嘘不已,一边继续追求或者苦苦维持不知道谁定出来的“标配”。请相信,赞同这些标配的,都是不会为这些标配而发愁的人,或者本身就是所求的一方。

人生的意义不止车房,还有远方。人生的意义不止在别人的喝彩中买车买房,还有为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 那么。在你眼中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你所追求的“标配”又是什么样子的?
0 阅读:2
小陈逛世界

小陈逛世界

每天更新不同的风景,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