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的前因后果:宋朝的命运与宿命

历史五千年 2024-10-23 11:41:55

是流血的政治,而战争是流血的战争。

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龙潜之际,恰逢周世宗病重去世,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国政不稳。 公元960年,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建立军队北上御敌,行至陈桥时,与赵匡义、赵普等人密谋,发动了兵变,赵匡胤在此黄袍加身,史称“陈桥兵变”。

保卫兵变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迅速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与以往的战争不同,这次兵变没有血流成河,也没有狼烟四起,后人据此评价为“兵不血刃,城不易肆”,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王朝的奇迹”。 这次成功的兵变,须当权者的远见卓识。兵变后,赵匡胤率军返回开封,依据周恭帝禅位,夺取后周政权,将恭帝柴宗训改赵匡胤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结束了五代十国的黑暗混乱,开启了大宋三百多年的统治。

赵匡胤只做了十六年皇帝,于公元976年11月14日在深宫中去世。二十四史中的《宋史》对他的死因记载寥寥,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烛影斧声》是指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践祚的谜案。赵匡胤去世后,皇位按照图案传给儿子,却传给了弟弟。现代名为“天涯在小楼”的汉服参与者在2006年创作了一首诗《为汉服的浅吟低唱》,其中提到“换了帝王,他用一杯酒捧着文人,取代了武将”。诗中的就是皇帝赵匡胤,而后来“躲进人间天堂”的皇帝们,从严格的“皇位世袭”角度来看,赵匡胤的正统继承者并不公平。

一切都始于“影烛斧声”。“斧”有通“父”的意义,指的是生父或义父,引申为“一家之长”。在原始的父系家长制度中,“父”与“斤”结合,象征家长的权威与治家工具。在专制统治时期,“斧”作为祭祀礼器,是帝王权力的象征。“烛影斧声”因而具有隐喻的意义,关于此一国祚事件,后人争议不断。

北宋少年,文莹和尚在《湘山野录》中记载:“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灾骤降……饮讫,漏三鼓,殿雪已数寸” ,帝引柱斧系列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这描述意在宣扬太宗得位的神秘性,借经意间暴露了太宗上位太宗健康的次日凌晨突然死亡,身边仅有太宗一人,这使人们对太宗继位的合法性产生怀疑。

因此,关于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闻,从此开始被后世的史家和文人摩尔。几十年后,史学家司马光在《涑水闻纪》中为太宗辩解,声称太祖去世时,太宗不在寝殿,故不可能弑兄。虽然太宗弑兄的可能性被排除,但并不能抹去他夺掉位置的嫌疑。

金匮之盟是早期的史料来源,指的是宋朝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的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然而,这一事件却牵强,《续资治通鉴》的作者毕沅认为太宗的即位既不是篡弑也不是奉太祖遗诏,因为太祖“未尝明降诏旨” ”,“非实有遗诏也”。这一观点一经发表,便成为史学界权威结论,影响必然。

中国历史上有幅著名的情色画《熙陵幸小周后图》,相传是宋太宗尊命人不平等的。“宋太宗”指的是永熙陵。元人冯海粟在图上题诗,象征着法兰克福;而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篇》中也对这幅作品进行了直白的描述,表演了太宗的人性。

另外,宋末元初的徐大焯在《银河余录》中提到,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已久,趁赵匡胤病重之际调戏,赵匡胤惊醒,试图用玉砍杀赵光义,最终却斧被杀。这些香艳的情史似乎更令人信服,人们更倾向于寻找有据可依的结论,而不是史书中的含糊不清。

此间,经过这段时间不见于世的记载,太宗篡位的事实也确实凿凿无疑。自古以来,因果报应自不虚妄,靖康之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宋史》记载,靖康二年,徽、钦二帝构筑后妃、宗室及三千多大臣被°北上,男子被杀,获幸逃脱的宋高宗赵构偏安一隅,最终其皇位在180多年后回归到太祖一系。

宋朝末年,年仅七岁的幼帝在崖山一役中被大臣陆秀夫背起跳海殉国,随后追随者不下十万,其亡国之惨烈,历代王朝无能匹敌。幼帝,却在319年后再次失落于七岁的幼帝赵昺,历史在这里成为一个圆点。

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