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6年国家推动光伏产业商业化以来,不少企业入局投资,到如今正在经历第三轮光电低谷。
而这也是国家补贴削减的第6年,完全停止补贴的第2年,是不是说没有补贴,光伏产业就没办法发展了?
二手光伏市场广阔2021年,回收二手光伏板成为了一个风口产业,淘汰下来的光伏板被回收后,大批量运输到了中东和非洲那些没有能力建设电站和电网的国家。
我认识的一个在非洲干工程的朋友,曾谈起自己的一个非洲朋友。
这个非洲人家里条件还可以,非常关注国际上的局势变化,尤其对做中国生意感兴趣。
2022年他还邀请我的朋友去参加一个中非合作论坛,可以说是混得人五人六的。
这个非洲人就是干光伏板回收起家的,他说他家在坦桑尼亚、乌干达的关系都很硬,到处去铺光伏,而且去村里铺二手光伏板对于村民来说是免费的。
朋友不理解,免费的你赚什么钱呢?原来,非洲大多数国家是建不起电网和电站的,可是老百姓有需求啊,政府看到光伏板这个项目后就很喜欢,投资低还能解决民生问题,于是开始补贴这些倒卖光伏板的商人。
除了赚取补贴以外,这个非洲人的主要赚钱渠道是卖二手电器。
很多村里过去没有电,现在有了光伏板,大家就能用得上电。
非洲朋友和当地中国电器供货商合作,只要能帮他们卖电器,中国企业就能送光伏板和一些储能设备。
但其实,电器在非洲还不是最受欢迎的,毕竟生活方式摆在那里,非洲人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很多电器属于可有可无的。
非洲人最喜欢的还是电动摩托车,这玩意儿成本低,极大地方便了非洲人的出行。
关键是电动车受众广,不管你是家里需要长途跋涉去运水买菜,还是到集市上去做生意,亦或者是无所事事的街溜子都需要。
南非作为非洲地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从2022年3月到2023年6月,太阳能光伏装机量都飙升了3.5倍,可想而知在其他非洲国家的需求有多大。
二手光伏市场的繁荣,解决了我国光伏板淘汰后去哪里的问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光伏市场稳中向好的态势。
光伏产业最新低谷实际上,看到这个巨大的市场后,很多国内企业也在做二手光伏板的回收。
前几年,这个项目还是赚钱的,但2023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二手光伏回收亏本了。
工厂老板很无奈地表示:“这个千亿级的大蛋糕,看得见却吃不着啊。”
短短一年时间,风光无限的二手光伏产业为何突然就变成了这样?
据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2023年的光伏板价格大幅下降了。
这里说的光伏板价格可不是二手回收价格,而是说从工厂最新生产的光伏板降价了。
一手光伏组件的价格从2元/瓦下滑到了1.2元/瓦,这意味着新光板的市场供给非常多。
在这种情况下,二手光伏板也必须降价才能卖得出去,不然别人直接去买新光板那不是更有性价比吗?
一手光板价格带动二手光板出厂价下降,意味着二手回收的利润减少了。
但是二手回收的成本却降不下来,因为目前的回收技术很复杂,没有资金支撑研发很难有效将太阳能电池的所含物质高效提取出硅、铝、银等物质。
同时,原料本身工艺也很复杂,不仅有单玻、双玻等,还有多晶硅和单晶硅之分,没有统一的设备进行处理,目前成本太高了。
这样的变化导致二手光伏回收利润直线下降了8成。
除此之外,要将西部的二手光板运到东部工厂,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货车司机都因为运费低、不好装卸而不愿意接手。
一套成本下来,每块板子的利润往往只有5分钱,要转会建厂的成本非常困难。
二手光伏板市场的冷落似乎也预示着整个光伏板的寒潮,毕竟整个市场光伏材料全都大降价,这难道还不足以说说明问题吗?
甚至很多人说,就是因为这两年光伏产业没了国家补贴,所以一旦放手自己运作就赚不到钱了,看来光伏产业过几年也会凉了。
光伏产业的三次低谷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了快20年了,但真正热门的时候其实就10年。
然而,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光伏产业就已经迎来了三次低谷。
前两次分别是2011年和2018年,但我要说的是,这两次低谷和最近的低谷原因是不一样的。
2011年算是我国商业光伏产业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大批企业纷纷加入投资的时间。
那时候不赚钱,纯粹是因为上游的光伏材料产能还非常低,导致原材料价格非常贵。
2008年的时候,光伏材料最贵,成本一度达到了4元/度,发一度电倒亏3.5元。
那时候真的就是全靠补贴才能让这些企业坚持下去,不然这个产业肯定站不住。
12-18年补贴还在,随着光伏产业材料成本下降,工厂也算是迎来了难得的稳定发展期。
2018年国家开始逐渐削减补贴,到2022年要完全停止补贴。
所以2018年的时候吓退了一批吃补贴的人,留下了真正想做长久生意的企业。
这些企业其实早就预料到这种趋势了,也一直在做相关的准备。
目前的光伏产业早就不需要补贴了,那为什么还会有如此的全行业惨淡呢?
说一个数据,2019年光伏硅料产量只有19万吨,而2022年产能却超过了400万吨。
短短三年就翻了10倍的量,光伏材料的大降价让很多人感到害怕,这是因为大家觉得原材料大降价,会导致光伏厂本身的资产价值下降。
而且,很多外行其实不关注原材料价格,而是关注光电价格。
在光电价格下降以后,市场用不了这么多电,必然导致电站贬值。
与此同时,光伏产业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说最大的储能和运输问题。
因为光电和风电这些发电很不稳定,储能和运输举非常关键,决定了你真正的使用量。
尤其是在储能不够用的时候,工厂可能要用很多厂房来堆放储能设备,关键还有起火的风险。
在重重顾虑之下,不少人不看好光伏产业也很正常。
光伏产业未来会凉吗?先给出我的答案,我觉得光伏产业是不可能凉的,而且必然会继续大发展,短期的低谷并不会让一些从业者失去信心。
为什么我如此肯定呢?因为这次的所谓“低谷”,对于上游做硅料的工厂来说虽然是亏麻了,但是他们前几年可是赚够了的,这一年的亏损甚至未来几年的亏损也是扛得住的。
相反,在上游的亏损对于下游的组件生产和发电厂商来说却是终于赢来了赚钱的时机。
原材料降价带来的是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这反而是利好光伏产业的。
之所以会出现今年的这种极端现象,主要是目前的产业还存在“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也就是上游原料组件发展太猛,超过了下游的吸纳的增长能力。
同理,2021年那一拨行情飞涨也是因为国外的需求猛增,造成了国内的供不应求。
对于光伏这种新兴产业而言,这样的市场暴涨和暴跌是很常见的。
这本质上和养猪是一个道理,如果人口缓慢增加,猪肉消费量也是线性增长,那么供给一直和需求相当,就会保证猪肉价格的平稳。
但养猪人看到今年猪肉供给不足,价格大涨,就会大幅提高出栏量,导致下一年猪肉价格暴跌,所以光伏产业上游的快速膨胀也符合这个“猪肉周期律”。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光伏下游发电厂商基于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必然会增产,使得下游需求追赶上游的材料供给,慢慢就会稳定住材料价格。
除了对光伏市场乐观外,真正让我对光电有信心的还是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光电价格一直比火电低。
目前光伏发电成本已经降到了0.15元/千瓦时,仅次于0.07-0.15元/千瓦时的水电,而火电价格一直维持在0.28-0.32元/千瓦时。
在看我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为6亿千瓦,基本上能够开发的河段都已经开发了,所以水电的规模不会再有大的变动。
目前为了降低火电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以及为了保护环境的需求考虑,火电的比重一直在降低,而风电和光电占比则一直在上升。
虽然光电上下游“杀”得惊心动魄,宏观上的火电下降比例和光电上升比例每年都在按计划走,实现了非常稳定的产业变化。
在很多人非常担心的风电与光电储能问题上,其实也不必过于害怕。
2023年,风力发电0.89万亿度,光伏发电0.58万亿度,合计1.47万亿度,超过了全国1.3万亿度的居民用电量。
目前,我国居民加商业总用电量达到了9.7万亿,风电和光电使用量占比已经达到了14%,总体的浪费率其实不超过3%。
这是因为很多地方的新能源发电都不需要储存运输,发出来在当地就使用掉了。
通过国家的合理调度,完全可以将火电和水电等储存下来供给东部使用,西部可以完全消耗当地的风电和光电。
所以,光伏行业占据着资源丰富、环保经济的2大优势就没有可能会凉。
目前虽然储能和运输技术还不完善,但基于火电巨大的占比,这些技术的发展也根本没有那么急切,相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实现突破这些技术,最终将便宜环保的电力变成主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