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为什么被称为“杂粮之乡”

晋兴红 2025-03-27 10:17:51

兴县,这片位于黄河流域中游腹地的广袤土地,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孕育了丰富的杂粮种植传统。2023年12月5日,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后,兴县被正式授予“中国杂粮之乡”的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兴县悠久杂粮种植历史的认可,更是对其优质杂粮产品的肯定。那么,兴县为何能被称为杂粮之乡?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兴县的地理环境为其杂粮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兴县地处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002米,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这样的地形地貌不仅赋予了兴县独特的自然风光,更为杂粮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兴县的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杂粮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积累养分,从而产出品质卓越的杂粮产品。以兴县小米为例,在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下,米粒更加饱满,色泽金黄,口感软糯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除了小米,兴县的高粱、豆类、荞麦、肾形黄豆等杂粮也各具特色。高粱耐旱性强,在兴县的土壤中扎根生长,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是酿造优质白酒的上等原料。豆类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蛋白质含量丰富,种类繁多,包括黄豆、绿豆、红豆等,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饮食需求。这些杂粮产品不仅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种植和食用基础,更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兴县杂粮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近年来,兴县立足自身条件,聚焦“特”“优”战略,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国杂粮之乡”的目标。政府通过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推动杂粮产业不断升级和发展。

在产品销售方面,兴县也下足了功夫。为了拓宽杂粮产品的销售渠道,兴县与国内多所高校和大型超市建立了直接供货合作关系,并设立数额不等的奖补资金,鼓励企业和合作社在全国各级城市设立线下农产品直销店,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同时,兴县还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全国、省、市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加大产品展销、招商引资、农副产品推介力度,不断提升兴县杂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科技的助力更是为兴县杂粮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兴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等科研机构开展了深入合作,共同建设全国杂粮生产、供应、培训实训、试验示范和种子基地。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兴县杂粮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兴县还积极推进杂粮产业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开发了小米锅巴、配方小米杂粮营养代餐粉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延长了杂粮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此外,兴县杂粮产业的发展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革命战争年代,兴县人民用小米、黑豆等杂粮养活了一代又一代晋绥人,为中国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的荣耀赋予了兴县杂粮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让这片红色的土地不断孕育着新希望。如今,兴县杂粮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兴县将继续坚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杂粮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兴县将努力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让兴县杂粮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兴县杂粮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