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夜|原创话剧《朝天宫下》再度上演,文化之根永在!

交汇点 2022-12-12 11:30:26

话剧《朝天宫下》

“我的身躯倒下了,我的精神站着!我的祖国破碎了,我的信念永存!承载着文化的使命,肩负着民族的重托。在血雨腥风里抗争,在文化苦旅中守望......”舞台上,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深沉独白,“文化之根永在,中国必将复兴!“的台词全场回响,大幕缓缓合上……舞台下,观众们数次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热泪盈眶,表达着心中的感动与震撼。

再现烽火下的“护宝”传奇

2020年7月31日,由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制作,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话剧《朝天宫下》首场演出成功。此后,在每一年的公祭日,这部话剧在江苏大剧院的舞台上成为了保留剧目,正如艺术总监、编剧章剑华所言:“这部剧从抗日剧走向文化剧”,文脉、血脉与国脉相连,此段烽火下的“智慧护宝”传奇激荡起大家心中的万千感慨。

转眼三载春秋,2022年国家公祭日,原创话剧《朝天宫下》再次演出,不管是主创还是观众,对待这部戏都满怀热血与深情。

话剧《朝天宫下》讲述1937年,日军侵城,南京沦陷,在侵略分子的严峻考验下,南京朝天宫地下文物守护人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宝和民族信仰的故事。

演出开始,灯光亮起,“‘九一八’烽烟骤起,北平岌岌可危;紫禁城风声鹤唳,国宝何去何从?”全场观众将目光聚集在舞台上。当台口的纱幕缓缓升起,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朝天宫中气势雄伟的著名建筑“明伦堂”。这个既写实又有意味的场景,把观众的思绪瞬间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掷地有声的台词震撼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两个小时的演出,四幕剧情扣人心弦,从北京到南京,从故宫到朝天宫,一万三千余箱国宝级文物,开始了堪称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文物迁徙行动。故宫人坚持“国家亡了,有复国之日。文物一毁,文化一亡,就永无复兴之望”的理念。

故宫文物主任祝同礼带着他的学生周若男以及看门人孙大爷,与日军巧妙周旋、据理抗争、斗智斗勇,进行文化较量与文化抗争,舍生忘死地保护未能及时转运的一千多箱故宫,终于使日本侵略军掠夺中国文物的企图成为泡影,中华国宝得以保全。

话剧《朝天宫下》由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任编剧、艺术总监,“文物南迁”是抗战史、文物史、民国史乃至中华文化传承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在深耕这一历史题材基础之上,用时空浓缩的方式、扣人心弦的情节,配以大量多史实,塑造了抗日文化战线上的一批英雄群像。把他们忠诚、信仰、担当,为国为民慷慨赴死的英烈精神呈现于舞台之上。

演出结束,观众们依然沉浸在震撼感动的余波中,大家将掌声、欢呼声、热泪,毫无保留的献给、洒向现场。散场后意犹未尽的观众激动地表述着自己对信仰与初心的感触和理解,表达着对话剧《朝天宫下》的支持。

有观众如是说:“每当公祭日将近,我的心情都格外沉重,我在《朝天宫下》看到了烽火岁月里,国人的初心以及坚守信仰诠释理想的担当……通过观看话剧《朝天宫下》,被先辈不畏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

“是什么在支撑着文人不屈的脊梁?是什么让他们无所畏惧慷慨赴死?话剧最后一幕最让我震撼,也让我找到了答案。‘文化之根永在,中国必将复兴!’这样强大的信仰,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也是当下的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的精神。”

话剧《朝天宫下》

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英雄赞歌

依旧穿越时代,通过舞台艺术

感染着台上台下每一个人

致敬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文化

期待为更多观众带去震撼和感动!

编辑:王乐爽

摄影:赵龙雨

0 阅读:1
交汇点

交汇点

江苏移动媒体第一品牌交汇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