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资助我,无非就是想要为自己赢得一个名号罢了。"
2006年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正在拍戏的孙俪看到了一条惊天动地的新闻,直接惊愕得愣住了。
那是一篇长达6000字的文章,向海清在文章中哭泣着诉说当红女星如何"违背承诺",如何在资助一年多后突然中断,以及如何对他"冷眼相待"。
这篇文章在网上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引起了舆论的轰动。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呢?
原来,《希望在山区》的记者邱朝举在联系向海清后无意得知,资助他的其实是演员孙俪。嗅到了新闻价值的邱朝举,便怂恿向海清讲述两人之间的故事。
然而,那个曾经眼神黯淡的贫困生向海清,却选择了最卑劣的报复方式——既然孙俪对他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他就打算利用舆论来毁掉她。
就在事态快要失去控制的时候,著名作家韩寒挺身而出。
仅仅一句话就打破了向海清构建的"受害者"形象,这个比喻虽然刺眼但却极为精确。
随着更多知情者的揭露,事件的真相逐渐清晰起来。向海清在学校里穿名牌、泡吧、花费不菲的日子被曝光;他每月领着助学金、勤工俭学的收入,还有来自孙俪的资助,却过着比普通学生还要奢华的生活;以及他频繁向孙俪母女要钱,挥霍在虚荣和攀比上的行为也被揭示出来。
舆论的风向彻底改变了。
所有的网友都明白了真相,那个曾经声泪俱下控诉的"可怜人"实际上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而那个被指责"虚伪"的明星,实际上一直在默默行善的人。
由于一个演员想帮一个贫困学生圆梦,引发了一出闹剧。最终,向海清仓皇逃离上海,办理了休学手续。
有谁能想到,原本善意的温暖,最终却被寒冷的背叛所取代?这场自2006年起的风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同时也成为了娱乐圈中关于善良与背叛的经典案例。
有人认为这个故事是用来劝诫人们不要做好事的,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真正的事实是,善良本身并没有错,而真正的问题在于选择了错误的援助对象。
而孙俪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和自己的真心才真正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时光倒流回到2004年,那时候孙俪刚刚凭借《玉观音》在演艺圈崭露头角,尚未成为后来家喻户晓的"大女主"。
在一个普通的夜晚,她在电视机前收看了一档叫做《希望在山村》的公益节目。其中,一个名叫向海清的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双暗淡的眼睛里,藏着对知识的极度渴望,但由于家庭的困境,无法安心求学。
孙俪被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
她和母亲同甘共苦的经历也许是因为同样历经生活的困苦。她1982年出生,父母离异后,就和母亲相依为命。尽管母亲省吃俭用,努力打几份零工来供她学舞蹈,但那种贫困的艰辛仍然让她难以忘怀。
孙俪最终下定决心,想要支持他。她选择隐姓埋名,每月定期悄悄邮寄出500元。
虽然这笔钱对当时尚未大红大紫的她来说并不轻松,但是她从未间断过。
向海清在高考失败后第一次遇到了缘分的转变。
得知向海清决定复读后,孙俪毫不犹豫地说:“放心复读吧,费用我来承担。”于是,她的资助一直持续不断。向海清努力学习,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孙俪得知向海清要来上海读大学,非常激动。她计划给这位素未谋面的学生一个惊喜,让他亲眼看到,背后一直默默帮助他的人,其实是个普通人。
"我要去接他。"面对母亲的担心,孙俪笑着解释道:"我想给他更大的力量。"
在上海火车站,这对从未谋面的资助者和受助者,终于在这一刻相遇。
看着向海清的惊讶和欣喜的表情,孙俪做出了另一个决定——继续资助他读完大学。原本她本可以在他考上大学后停止资助,但她却没有这么做。
她期待这个男孩能在大城市里成就梦想,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她原本想要帮助他的善意决定,却在日后变成了令她陷入噩梦的开始。
这段善缘虽然像一粒种子,但却没有开出预期的花,反而被名利腐蚀,长成了锋利的荆棘。
人们常说,善良是一种选择。然而,在这个故事里,善良的孙俪是否也需要学会审视和判断?毕竟,有时候看似简单的善意,可能掩藏着命运的捉弄。
这一切,都要从那次车站相见说起......
面纱揭开后,人性的试探往往会浮出水面。
从车站那次相见开始,故事的走向变得意想不到。
此时的向海清,在揭开面纱,知晓资助人是孙俪的那个瞬间,他的心态悄悄发生了变化。
这一变化起初是不太明显的。
然而,渐渐地,他开始频繁地与孙俪的母亲联系,最初是以一些看似合理的请求开始:例如参加同学聚会需要钱,学生会活动要花钱......每次在张嘴请求时,都带着那么一点点可怜巴巴的味道。
孙俪和她的母亲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对于他的要求基本上都会答应。她们认为大城市的消费水平确实很高,孩子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支出。
然而好景不长。
向海清胃口越来越大,几乎每月都要找各种理由额外要钱,他觉得这位明星资助人应该是个可以任意支取的提款机。
他开始沉迷于奢侈品,不仅是衣服和鞋子,所有的东西都要名牌。那些对同学们来说遥不可及的物品,在他那里却成为了日常。
在朋友聚会时,他甚至会有意无意地提起自己和孙俪的“关系”,言语之间充满了炫耀。
自从有了女朋友后,他变得更大手大脚。名牌包、奢侈品配饰,眼都不眨就送出去。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孙俪默默付出善意的结果。
他在学校的表现一落千丈,开始整天流连于声色场所。那个曾在《希望在山村》节目中,眼神黯淡却充满求知欲的男孩似乎消失了。
他变成了一个痴迷于虚荣并且忘恩负义的纨绔子弟。
事件在他向孙俪母女索要一千多块的疫苗费时发生了转折。
这笔钱并不算多,但对孙俪母女来说却是最后一根降压稻草。因为她们知道,对方并不缺这笔钱。
面对一个只把他们当作取款机的"白眼狼",孙俪最终决定停止资助。这个决定让向海清措手不及。
他在受伤后疯狂联系孙俪,但为时已晚,那颗已被伤透的心再也不会对他敞开了。
真相往往比人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向海清每月获得助学金,并通过勤工俭学以及孙俪的资助,使得他的生活在高中同学中名列前茅。
孙俪母亲的那次暗访,是故事的开始。
看着向海清不断地提出额外要求,孙俪的母亲起了疑心。她秘密去学校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向海清已经努力伪装了自己。
原来,他根本不是所谓的"生活困难"。
那些声称不够的生活费,全部都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名牌服饰附加在日常生活中,流连于高档场所, 无不显露出公子哥的派头。
这时候,记者邱朝举也来干扰了。
得知资助自己的,竟然是当红女星孙俪,向海清的心激动起来,他闻到了新闻的味道。经过他的添油加醋,向海清开始编造故事,只见一篇虚假的报道油然而生。
那些所谓的"违背承诺"、"冷眼相待",其实都是为了博取别人的同情而已。
一个名为"白眼狼"的故事被报道,并在记者的推波助澜下开始发酵,然而他们都忘记了一件事:善良的人也有底线。
最后的一千多元的疫苗费用,成了压垮整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孙俪母女知道向海清的银行卡里有钱,而他并不是没钱支付,只是习惯了把她们当作提款机。这种赤裸裸的算计让一直宽容的孙俪母女感到彻底寒心。
向海清所谓的"苦情戏码"在真相面前破绽百出。
那个在《希望在山村》节目里令人心疼的贫困学子,如今已转变为一个贪得无厌的投机者。他把别人的善意当作理所当然,并将孙俪的帮助视为可以利用的资源。
然而这些被隐藏的事实在时间的洗礼下终究会显现出来。
网友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一个"白眼狼"恩将仇报的闹剧,而非恩人"变心"的故事。
善良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但善良的人更应明辨是非。
有的人不值得你掏心掏肺,给钱越多反而可能会害了他,这个道理孙俪用一次痛苦的经历换来了教训。
然而,这个故事所引发的深思远不止于此......
总之,17年来,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从走到成熟,以及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年少时孙俪就深知生活的不易。父母离异后,母亲没日没夜地打零工,节约用度,只为供女儿去学习舞蹈,增添新的兴趣爱好。
也许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在功成名就之后始终记得善待他人。
谁能料想到,她的善良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
在那次救助门风波之后,向海清仓促地办理了休学手续,逃回了家乡。即使后来获得了大学毕业证书,但就业道路却充满了困难。
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
毕竟,谁会愿意聘请一个被称为"白眼狼"的人呢?当一个人的人品被烙上了"忘恩负义"的印记,想要洗刷掉这个标签是非常困难的。
十七年过去了,孙俪等人仍然在等待向海清道歉。
在这场风波中,孙俪并未受挫,反而让公众认识到了她的真诚与善良。为此,孙俪在演艺事业上走得更远,备受观众喜爱。从《后宫甄嬛传》到《安家》,孙俪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有趣的是,在过去的十七年里,孙俪一直在参与公益事业,只是现在变得更加谨慎和注重如何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生活为每个人都设置了一道考题。
向海清以背叛和忘恩负义的方式给出了答案,最终沦为众人厌恶的反面教材。相比之下,孙俪则以坚韧和善良完成了答题,取得了事业和口碑的双重成功。
很多人认为这个故事令人感到寒心,甚至可能会让想要做好事的人打退堂鼓。然而我却认为,这个故事真正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善良本身并没有错,但错误的是帮助了错误的人。
帮助他人需要智慧,孙俪用四年时光和一颗真心领悟到这个道理。这一点,或许值得每一个想要帮助他人的人深思。
十七年过去,网友们依然热议这个“白眼狼”的故事,人们并非是嘲笑,而是希望以此告诫我们:善良固然可贵,但在善良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毕竟,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心存感激的人,但恩将仇报的例子屡见不鲜,实在令人寒心。或许这是生活给我们上的一课:善良需要智慧来守护,而真正的善意,最终将得到时光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