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家和N家的争论旷日已久,谁也无法说服的了谁,两家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E教官游走于两家也有一段时间,简单对这两家机器在拍机上的心得说两句。作为对比的都是D4S,1DX2,D810,5D4和500/4、600/4L这些机器,应该能作为两者的代表了。
先说C家,C家的1DX2是个很扎实很快的机器,个性化设置非常丰富,是个抓在手上就很有信心拍摄的机器,但像素略低。5D4各方面非常平衡,能满足日常各种用途,性价比特别好。结合600/4L这样的大炮,拍摄航展是个很轻松的项目,不过1DX2和大炮的组合,对摄影师一次构图的功力要求很高,基本没有再次裁切的能力。不过对于新闻或网络传输要求,1DX2的像素其实也足够了,嫌1DX2像素不够的,实际并不需要这台机器。
1DX2结合多样的自定义键,能形成一台非常个性化的机器,电池也给力,这方面5D4就较差了,竟然试过拍静态拍大半天就没电的情况。而且佳能的100-400II代口碑远比竞争对手的同类镜头为好。
不过1DX2成也是快,败也是快,AF精度总是差那么点劲。而且和5D4类似,传感器的宽容度比对手来的弱,在大光比,或是一不小心失误的情况下较难拉回来。而且对温度、电磁干扰较为敏感,在极端环境下容易出现些莫名其妙的故障,不过这种极端情况一般人也难以遇到,不足为道了。
再说说N家,身边顶尖航空摄影师用N家的为多就说明点问题了。D4S的速度和可靠性在拍机时非常棒,而且精度非常好,可以做到指哪打哪一点不含糊。后期特别容易做,画面干净,宽容度好,调整起来非常从容。
D810的画质放到现在来说完全不落伍,尤其是非常宽广的宽容度,给后期非常大的空间。而且取消低通的传感器分辨率甚佳,飞机的线条都和刀子刻出来一样,拍静态可能只有同样厂家的D850能打败D810。
N家的大炮和C家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出片不佳多数是摄影师手抖的问题,毕竟3kg的镜头扛一天不是每个人顶得住的。C家刚把600/4的重量大幅降低到3000g左右,但到现在国内还没有可以试用的实际镜头。有种说法这个镜头做到这么轻,是大幅减小的萤石镜片的直径并放至到镜头靠后的位置。这样对成像按原理来讲肯定有负面影响,期待它的实际表现。而N家把第二支PF镜头放到500mm焦段令人稍感意外。500/4本来就是个可以手持的镜头,弄个600/5.6PF对于航空和动物摄影师才是真正福音。而且这个镜头上市和掉价的速度非常快,从测试来看成像还是达不到500/4E的水平,这也正常,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N家比较恼人是80-400和200-500这两个拍编队和中景的变焦镜头。80-400用了超级ED玻璃,300焦距以下的成像非常好,而且全天候性能优秀。但过了300到400这段成像对比下降太明显了,到了无法信赖的地步。对比C家的大白2差距明显。而200-500没有ED玻璃,连金圈都没有,价格非常便宜。但400至500焦段比80-400好太多了,可200-500实在太重了,AF速度又稍慢,两者适用范围高度重合,让人有点无所适从。
其实,说了这么多,两家机器哪个更适合拍机大家都心里有数。而且,要是这两家再不努力,SONY这个搅局者会逐步把CN的市场份额逐步蚕食。微单从结构上就比单反先进,利用高度发达的电子技术,摆脱反光镜的束缚,把AF、AE这些功能全部集成到传感器上,整合度更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单反受制于反光镜结构,基本没可能做到AF点覆盖整个画幅,而微单轻易可以做到。所以,CN两家都在研制比目前上市的EOS R和Z7更先进的微单相机,据说都已投入测试。
而且,视频对摄影的挤压也越来越大,很可能不久以后随着8K或是更高标准的普及,随便截取一帧画面,就能提供不属于目前单反或微单静态照片的色彩、对比、层次和分辨率,估计这天很快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