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0月5日,国民党召开第111次中央执行委员会议。会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国民党政府主席、政治委员会主席汪精卫,因政府事务繁忙,难以兼顾宣传部长职务,向会议提议由毛泽东代理宣传部长,获会议通过,10月7日32岁的毛泽东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就职。
在此之前,毛主席就在国民党担任过职务。
- 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行委员、组织部秘书: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毛泽东担任此职,负责上海地区的党务工作。
-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5年10月至1926年5月,毛泽东担任该职,主持全面整顿国民党报刊宣传系统工作,创办了《政治周报》等刊物.
- 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4年国民党一大和1926年国民党二大,毛泽东均当选此职,可参与国民党重要会议和决策等.
- 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1926年,毛泽东担任这些职务,负责组织和指导农民运动,培养农运骨干,为推动农民运动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待遇方面,据国民党上海执行部1924年3月的决算书史料记载,毛泽东当时每月薪资为120元。以当时物价,120元可购买白糖1200斤、食用油800斤、盐2400-6000斤、鸡蛋约4444个。租房几块大洋没有压力,上海虽房荒严重租金高,但120元也能租到较好房子。若买房,当时上海普通房产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市内主要交通工具为人力车,乘坐一次人力车费用较低,一般在几分钱到几角钱之间,对于月薪120元的人来说,日常乘坐人力车出行基本没有压力。如此看来,毛主席当时就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妥妥的人生赢家!
历史背景
- 国共合作需要: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发展,以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毛泽东等中共党员参与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 中国共产党借助国民党的组织形式,发动和组织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在宣传等方面加强合作以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 个人能力与赏识:毛泽东此前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等经历中展现出卓越才能,陈独秀对其赞赏有加,加之其恩师易培基的举荐,促使汪精卫推举他担任此职.
主要工作及贡献
- 创办《政治周报》:1925年12月5日,毛泽东主编的《政治周报》在广州出版,该报在反击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创刊号中公开申明战斗锋芒是为了革命,为中华民族解放等;第二期详细报道各地党部声讨西山会议派罪行的电文;第三期发表文章集中揭露国民党右派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 起草重要文件和宣传大纲:毛泽东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等领导机构起草了许多指导性文件,如《中国国民党对全国及海外全体党员革命策略之通告》,一针见血地指出西山会议派的分裂和叛党行为。还起草了《反奉战争宣传大纲》,分析反奉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推动了反奉高潮的到来.
- 建立宣传工作制度:毛泽东到任后,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如建议在上海设立交通局,作为中央与各地党的机关联系的部门,使中央宣传部的工作范围从广东一省扩展到12个省市,让宣传工作更具系统性和影响力.
影响和意义
- 推动国共合作与革命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共两党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使更多人了解和支持革命,为北伐战争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 锻炼和提升共产党宣传能力:毛泽东在代理宣传部长期间积累的丰富宣传经验和理论成果,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锻炼了一批宣传骨干人才,也为党的理论建设和宣传阵地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
毛主席与黄埔军校也有关系,这不为大众所知晓。
参与招生工作
1924年,毛主席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兼文书科主任,全面负责黄埔军校上海地区考生复试工作 。当时各地军阀反对建立黄埔军校,招生多采用秘密方式,报考者需经初试、复试、总考试三关。全国19个省区初试合格者到上海等地复试,毛主席在上海认真组织复试,通过上海招收的黄埔一期学生有100多名,占当期学生总数的20%,如徐向前、桂永清、黄维等都经其手参加复试,方志敏也曾被录取但未赴广州报到.
借鉴办学经验
1931年,毛主席借鉴创办黄埔军校的经验,提出创办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红埔”,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人民军队院校教育的发展,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黄埔人物交往
毛主席与蒋介石、周恩来等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往。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毛主席当选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部长中央委员,蒋介石当选黄埔军校校长,二人由此结识。1945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称毛主席为“润之兄”。此外,毛主席与在黄埔军校任职的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共同为中国革命事业携手奋斗,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毛主席与国民党的渊源深厚且复杂,有早期的合作,更有斗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的对抗
-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此后,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如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军队进行长期对抗,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与发展
- 1936年,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的信,主张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毛主席等中共领导人还先后给宋庆龄、蔡廷锴等国民党相关人士写信,积极促成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之后,在西安事变等事件的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积极抗战,同时,中共军队也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如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等,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期间,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战略指导思想,影响了国民党内部部分有识之士对日军作战的认识.
抗战胜利后的和谈与内战
- 抗战结束后,毛主席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展现了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企图消灭共产党,发动全面内战。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与国民党人士的交往
- 毛主席与宋庆龄等国民党左派人士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对他们为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双方在很多问题上有着共同的认识和合作.
- 与蒋介石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对抗。在两次国共合作期间,双方进行过谈判协商等,但在涉及到革命道路、政权建设等根本问题上,又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斗争.
- 此外,毛主席还与李宗仁、张治中、傅作义等众多国民党重要人物有过交往和接触,这些交往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用户10xxx07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人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