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清晨的街头显得格外悠静,偶有三两行人悠然步履。
街边茶馆的门外,却已然热闹非凡。
有人说,扬州早茶和广东早茶是不一样的,它既是饮食也是文化的载体。
这样一说,似乎立刻划开了一道线:到底扬州早茶有什么魅力,让当地人无比偏爱、外地客人蜂拥而至?
那些茶馆里的人、氤氲的茶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扬州早茶的历史渊源很早以前,扬州便是个水路汇聚的商业重镇。
彼时的扬州盐商富甲一方,他们和来往的商贾、游客的早晨,总是从申时开市结束后开始。
来不及吃上一件大小面点,便是边喝茶边谈生意。
自明清时起,扬州形成了独特的早茶文化。
在这里,茶不仅仅是茶,还承载着交流与沟通。
是不是有些像东方的“咖啡文化”?
这些茶馆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登场。
故事要从冯小刚的一部电影说起,里面一位爷爷坚持不懈的每天一杯茶、一块点心。
电影火了,扬州早茶也被更多人记住。
朝阳初升,走进茶馆,捧一盏龙井或碧螺春,配上一两个点心,坐在那里不急不躁,茶杯间的点滴就像日常生活被慢慢翻阅。
这样的传统,似乎与我们更快的日常节奏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花园茶楼:老扬州的地道选择花园茶楼,是扬州老牌的茶社。
当地人对它的喜爱不减即便是现代化的今天也是如此。
走进这家茶楼,简约的装潢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点一份三丁包,松软的面皮触碰味蕾,鲜美的汁水在齿间流转,仿佛在还原祖辈的口感记忆。
许多人说,花园茶楼的茶点有一种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也许来自于,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想要的味道。
如果早上时间充裕,静静地品尝一碗狮子头,察觉汤汁的鲜与咸,让人忍不住慢慢体验。
或者再来一碗炒饭,粒粒分明,食材新鲜得让人不禁赞叹,这就是所谓的朴实无华却又回味无穷。
不慌不忙吃个早点,谈笑间一天又开始。
在本地人看来,共和春的早茶更像是大食堂,亲民且馅儿足。
门口那些接地气的装潢似乎在说:来吧,不必拘束,因为我们就是为了你而准备。
每天清晨,总有爷爷奶奶坐在那里,热热闹闹,高谈阔论,好像在重复很多年前的晨间闲聊。
共和春的饺面,简简单单,却也奠定了它在老少心中的最佳选择。
与其形成对比的是怡园,它藏在四望亭边,虽不走网红路线却大受欢迎。
若是早茶时光临近,正适合悠然一游怡园。
五丁包在怡园是经典之选:猪肉丁、鸡肉丁、笋丁,加上海参丁和虾丁,各种滋味交织与味蕾间,带来明显的满足感。
金带围:隐藏在景区旁的经典若要推荐一个只提供正宗老扬州早茶的地方,金带围是不可不提的。
这里的蒸饺,笋嫩肉香,虾仁Q弹,汁水丰盈,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口感,还有一种沉淀的感觉。
没有耀眼的装潢,但朴实的点心却成为它镇店的理由。
来来往往的人在景区边的一抹闲时,刚好是一碗汤一块包子的就心情愉悦起来。
细腻的大烫干丝,入口分明,既细腻又让人难忘。
尝过翡翠烧麦,青菜与猪油的绝妙融合,恍然间似乎尝到了家常的味道。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不多亦不少的点心,随意一尝,却顿时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扬州的滋味”。
结尾,随着扬州早茶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必尝”,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与广东早茶相提并论。
其实,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是美味,都值得尝试。
在扬州,所谓早茶,不止是食物,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这个五一假期,不如就来看看茶香背后的魅力吧。
品味一种不急不躁的早餐文化,亦是品味一种生活。
将“都是好茶”的理念化作简单明了的选择,这大概是对美食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