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菇稀少心发慌,调节环境有妙方,平菇产量能增长
在平菇种植的世界里,很多种植户都遇到过出菇稀少的情况,这可真让人心急如焚。出菇稀少意味着产量低,收成不好,辛苦的劳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但别慌,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如何通过调节环境让平菇产量增长。
咱们先来看看平菇生长的环境需求。平菇这东西啊,对环境是有一定要求的。就像人需要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一样,平菇也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条件。如果这些环境条件不合适,就很可能导致出菇稀少。
温度是个关键因素。平菇有不同的生长阶段,每个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在菌丝体生长阶段,适宜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大概在20 - 28摄氏度之间。这个阶段就像是平菇在积蓄力量,为出菇做准备。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可能变得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而当进入出菇阶段时,温度就需要更精准地控制了。多数平菇品种在10 - 20摄氏度的温度下出菇比较好。比如说,在一些山区的小平菇棚里,如果保暖措施没做好,冬天温度过低,平菇可能只长很少几个菇,甚至不长菇。而在夏天,如果降温没做好,温度过高,出菇也会很不理想。这就和在寒冷的冬天,人穿着单薄会生病一样,平菇在不适宜的温度下也难以好好生长出菇。
湿度同样不可忽视。平菇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一般空气湿度保持在85% - 95%左右比较合适。你可以想象平菇就像一个在湿润环境里成长的小娃娃。如果湿度不够,菇体就会很干巴,生长缓慢,甚至可能直接不出菇。我见过有的种植户在比较干燥的季节里,看到平菇小菇蕾出来了,但是因为湿度没达到要求,小菇蕾很快就干死了。而在湿度过高的情况下,比如达到98%甚至100%,又容易滋生杂菌和病虫害,这对平菇的生长也是很不利的。对比湿度适宜的菇棚和平菇生长在其中的环境,那差别可太大了。湿度适宜的地方,平菇长得饱满、水灵,出菇量也多;湿度不合适的地方,平菇要么发育不良,要么干脆就不出菇。
光照也不能乱来。平菇虽然不像某些植物那样需要很强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太弱的话,平菇的生长就没有方向感,菇体可能会长得很细长,颜色也会变得很淡,出菇量也不会多。我看到过一些在阴暗角落里生长的平菇,和那些有充足散射光环境里的平菇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缺乏光照的平菇就像一个在黑暗中迷失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好好生长。而如果光照过强,直射光直射到平菇上,又会灼伤菇体,影响出菇质量。
通风更是重中之重。平菇是好气性真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通风不良,菇棚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抑制平菇的生长。这就好比人在一个封闭不通风的小房间里,会感觉窒息一样。在一些小型的简易菇棚里,如果没有做好通风措施,平菇可能长得很瘦小,而且出菇非常稀少。通风良好时,空气新鲜,平菇就像在一个宽敞明亮的操场上自由生长的孩子,茁壮成长,出菇又多又好。
那怎么去调节这些环境因素来提高平菇产量呢?对于温度的调节,如果是温度较低的季节,可以采用多种保暖措施。比如,在菇棚里增加覆盖物,像草苫、棉被之类的。就像给平菇盖了一床厚被子,让它在温暖的环境里生长。还可以利用一些加热设备,在气温特别低的时候给菇棚增温。而在温度较高的时候,要及时降温。可以在菇棚上覆盖遮阳网,既能遮阳又能通风,或者通过水帘降温的方式,让菇棚里的温度降下来。
湿度方面,当湿度不足时,可以通过喷水的方式来增加湿度。但是要注意喷水的量和时间。不能盲目地乱喷水,否则容易造成积水,滋生杂菌。在比较干燥的季节,可以每天在菇棚里多喷几次水,每次喷水量以菇体表面湿润但不形成水流为宜。在湿度较高的时候,要加强通风换气,把菇棚里多余的水分排出去。可以在早晚湿度相对较低的时候通风,中午湿度大的时候适当减少通风量。
光照的调节也比较简单。对于需要散射光的平菇来说,在菇棚的设计上可以安装一些纱窗或者使用透光性好的塑料薄膜,让阳光能够以散射光的形式进入菇棚。如果是光照过强的情况,可以在菇棚外面设置一些遮阳设施,如遮阳网等。
通风调节也有不少办法。可以根据菇棚的大小和结构设计合适的通风口。小菇棚可以安装简易的通风窗,大菇棚可以设置通风管道等。同时,要合理安排通风时间。在白天温度高、氧气充足的时候,可以多通风一会儿;晚上温度低的时候,可以减少通风量。而且在平菇不同的生长阶段,通风的要求也不一样。在菌丝体生长阶段,通风量可以相对小一些;到了出菇阶段,就需要加大通风量,让平菇能够充分呼吸。
另外,培养料的配方也很重要。优质的培养料就像一座坚实的房子,为平菇的生长提供基础。选择合适的原料,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分,对于平菇的出菇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棉籽壳、玉米芯等是常用的培养料原料。如果培养料中的营养不均衡,例如氮源、碳源比例不合适,平菇的生长就会受到阻碍。这就好比盖房子的砖和水泥比例不对,房子就盖不结实一样。
还有病虫害的防治也和环境调节密切相关。如果不注意环境卫生,菇棚里病菌和害虫多了,平菇就会生病或者被害虫侵害,出菇自然就会稀少。要定期清理菇棚,清除废弃的菌包和杂物,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源。还可以使用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引入害虫的天敌或者使用生物农药,这样既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不会对平菇的生长造成污染。
从平菇的整体生长环境来看,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某一个因素上,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就像一个复杂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得正常运转,整个机器才能正常工作一样。如果温度合适了,但是湿度不合适,平菇还是长不好;反之亦然。
在实际的平菇种植过程中,种植户需要不断地观察和记录菇棚里的环境变化。每天记录一下温度、湿度的数值,观察平菇的生长状态,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且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环境条件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调节环境的方法也需要灵活运用。
平菇种植户们要知道,出菇稀少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地调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素,选好培养料,防治好病虫害,就能够让平菇在适宜的环境里茁壮成长,从而提高平菇的产量,让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加丰硕。每一朵平菇都是种植户的心血结晶,只有给它们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收获满满的果实,让自己的种植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