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光决定了摄影的效果,通过平时的拍摄就知道,要拍出清晰的照片,需要有足够的光,不过当在光线充足的场景里拍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虽然在光线充足的场景里能拍出清晰的照片来,但是拍多了照片却显得平庸没有特色。这时候就想要控制拍摄时的光线,让光为拍摄服务。
不过要想学会在拍摄时控光,有一步是必须要走的,那就是熟练掌握怎样在弱光环境下拍摄。要想在弱光环境下拍出清晰满意的照片,可以从一下几点来做到。
首先是镜头的选择,因为镜头光圈控制相机进光量的多少,大光圈的更透更适合在弱光环境下拍摄,不过镜头的选择,牵涉到每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同一个规格的镜头,虽然F2.8光圈明显要比F4光圈进光量要多,但是价格却也是要贵上不少,甚至要贵一半。所以选择镜头,如存在经济方面的考虑,也不必强求,还可以从相机自身出发来学习弱光拍摄。
光圈是控制相机进光量的多少,而快门则是控制光线在相机内停留时间的长短。快门越快,光在相机内停留的时间就短,反之亦然,因此在光圈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如要保证相机在弱光环境下正常拍摄,就可以通过调低快门速度来实现。
不过在调整快门时要注意安全快门(手持拍摄)的概念,很多人对安全快门不是很理解,因为有的说是拍摄时快门速度不低于1/30秒就可以,有的又说安全快门只要不低于拍摄时所用镜头焦距的倒数就行,比如拍摄时使用的是50mm焦距,那安全快门就是不低于1/50秒的快门速度。
其实这个不用纠结,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平时外出拍摄,如无特别需求,基本上不会携带135mm以上的长焦镜头,焦距在135mm以内的镜头,再加上现在很多镜头都是带有防抖功能的,把安全快门设定在1/30秒以上,能够拍出清晰的照片的。
而通过焦距确定安全快门的方法,相对来说,适用范围更宽泛一些,因为长焦镜头也能通过这样来确定安全快门。在掌握了安全快门的概念后,对快门的调整就比较有把握了。
还有就是ISO的调整,我们知道,ISO是指相机的感光元件,增加它的数值能提高整个画面的亮度,这对于弱光拍摄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增加ISO数值的弊端则是会增加画面的噪点,这也是平时不随便调整ISO的原因。但是在弱光环境下,如光圈、快门都无法调整了,则可以适当增加ISO的数值,ISO只要在可控范围内,画面增加的噪点可以通过后期来去除,根据现在相机对高感(高ISO)的控制,一般ISO在1000左右,拍出来通过后期噪点去除,效果还是能让人接受的。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器材上的准备,弱光拍摄由于普遍快门速度比较慢,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稳定拍摄,因此弱光拍摄最重要的器材就是三脚架了。像晚上拍摄的车流光轨、光绘等,这些快门速度通常是在几秒、十几秒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用三脚架之类的稳定器材来辅助拍摄,是拍不成功的。
在拍摄时充分考虑了以上这几点,要想在弱光环境里拍出清晰的照片来,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