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2024年已经进入最后两个月,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又要开始启动了。在备受瞩目的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和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增选中,又有哪些医学人才会跻身院士行列,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界、医疗卫生界颇为关注的问题。
目前,已有媒体列出了医学院士增选储备候选人(是根据院士增选连续报三次未上停报一次规则除外部分相关人选的参考名单,并非有效候选人),从这个名单可以嗅出一些端倪。
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科精度高,但规模不大,尚未做统计。
北京大学有13人入选高居全国高校榜首。
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以12人和11人占据第二、三位。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浙江大学作为医学新贵,异军突起,入选人数高达9人之多,比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这三家医学老牌名校人选人数的总和还多一人,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赞叹浙大医学发展进步速度之快,提升水平之高!
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等几所医学名校分别有3、3、2、2人入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而去年院士增选的大赢家首都医科大学这次仍然有4人入选,排在浙大之后,华科、中山之前。
这些入选的储备候选人都是医学界的杰出人才、人中龙凤,不少人都在各自领域享有盛誉,如果当选乃实至名归。 比如以下这六位大咖:
董念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亚洲胸心外科学会(ASCVTS)2024主席,是我国心胸外科年富力强的业界领军人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
董念国教授在儿童心脏移植领域具有开创引领之功,在心脏移植、复杂性心脏手术、微创手术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和突出的开创性贡献,深受业界同行和广大患者及家属肯定和好评。
董念国教授以服务临床为导向率领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完成多例全国乃至全球首例临床应用。
董念国教授在医、教、研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在业界和患者中有口皆碑,这次竞争院士可谓是志在必得。
霍勇,著名心血管病学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提起霍勇教授,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中国心内科及心血管学科的翘楚大家,系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会长、亚洲心脏病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是我国心血管学科和心内科的领军人物。
霍勇教授在心血管疾病防治和心内科介入治疗方面提出很多前瞻性、创新性见解和诊疗经验,对全国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脑卒中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社会公益价值。上次院士增选霍勇教授呼声就非常高,因为场外因素、一波三折,未能如愿,这次他的当选希望很大。
季加孚,肿瘤外科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胃肠肿瘤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在北京地区,消化病特别是胃癌找季加孚是很多人的选择。
季加孚教授在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胃癌诊疗方面有独到见解和显著临床成效,他的手术被视为业界规范,同时他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拓中国国内胃癌新辅助化疗,系国际胃癌学会(IGCA)主席、北京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胃肠学组副主任委员,在消化道肿瘤诊疗方面享有崇高的声望和高超的学养及技术水平。
房静远,消化内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院长、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
房静远教授在消化道疾病诊疗和胃肠癌及癌前预防、诊治方面有诸多科技创新和深刻创见,曾两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荣获过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房静远教授德医双馨、医者仁心,为患者防癌治癌,恢复和重塑消化道健康不遗余力,救人无数,造福患者,口碑极佳。他勇攀医学高峰,在消化内科学方面作出了重大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贡献。去年他一度被传当选院士,可惜仅差一步之遥,希望这次他能实至名归。
毛颖,神经外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长江学者与杰青双料人才。
毛颖教授致力于神经外科学事业的创新研究和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建设,取得一系列科研与临床实践成果,曾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神经外科领域和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在科研与临床中突出脑功能的保护、重塑和调控,为神经外科学的迭代升级作出杰出贡献,具有很强的增选竞争力。
李为民,呼吸病学家,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院长,对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早期精准诊疗方面具有相当造诣和建树,并在医疗质量控制方面作出显著贡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院长李为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