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玩玉,对玉石的喜爱之情的由来,除了是因为它在市场中可以值很多个零之外,还有对其文化底蕴的喜欢。在传统观点中,留给后代一块玉,寄托了对后世子孙的关爱,是一种传承,是文化、理念、思想的延续,希望他们可以继承发扬。
古人又云"君子比德于玉",玉雕文化是自古传承下来的一门具有文化风骨,彰显独特人文情怀的类别。玉雕师林俊禹跟随岁月的脚步,雕玉亦雕心。
林俊禹,祖籍福建莆田,现居广东四会。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雕塑专业,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福建省玉石雕刻大师。林俊禹擅长玉雕,牙雕创新创作,特别对造型设计有较深的表现力,对传统题材的创新表达及雕刻技巧具有独到的见解。
在雕刻技法上,林俊禹追求妙法自然,大巧若拙,从而达到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在雕刻题材上,他师法传统题材,又进一步拓宽创作思路空间,把中华传统典故及各种文学形象,诗词画境,音乐旋律及舞蹈形象等艺术表现形式借鉴引入到创作中,使传统雕刻艺术更具诗情画意,更富文学意境与趣味,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作品《法雨普渡》
林俊禹首先开创出翡翠"意雕”的创新表现形式,从而改变了翡翠雕刻传统的单一手法,使作品更具趣味性、可读性和观赏性,也令翡翠的雕刻表现手法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二十八年的从艺历程,获得三十多个国家级金、银、铜等奖项,书写了丰硕的雕刻人生。
除了在技艺创新的表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林俊禹在理论上也是不断的总结经验,论文《与天共创》作为当期的交流论文发表于2000年中国《雕塑》杂志第23期;论文《以情动人——浅谈艺术玉雕的创作》、《玉石雕刻的艺术境界》发表于《广东工艺美术》2015第二期。2018年论文《大道至简、大拙至美--浅谈翡翠雕刻的创新表现手法》再次发表于《广东工艺美术》期刊。
作品《云水禅心》
守住匠心才能筑就经典,林俊禹将博大的古典文明,融入当代人的玉雕美学之中。面对无数成就与荣誉,林俊禹没有飘忽所以,而是将精力更多得放在创作创新上。他用现代的简洁大气演绎传统的境韵,是一种对传统的美丽注解。林俊禹认为玉雕艺术作品的经典,因为留下的精彩的文明印记才变得更加优秀!
谈及对艺术创作的认识,林俊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不落俗套的独特风格的形成。创新需要寻古出新,而不是随意的标新立异,传统玉雕的创新需要更多的传统文化底蕴来支撑,从而使创新的作品能够获得更加广阔的前景!”林俊禹认为传承不只是抄袭古人,而是在站在古人的智慧上寻找突破,融入时代的精神,让作品给人以愉悦心情,同时启迪人们的心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作品《佛心自在》
在文化创意、理念更新的今天,玉雕艺术更要强调“设计元素”的融合,要师古不泥古,兼收并蓄,着力创新,追求创意的巧妙、风格的独特,以广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去合理取舍,融会贯通,别开生面,自成风格。
玉雕风格的形成,饱含了玉雕艺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对社会人生的充分领悟、对自然生活的美好追求,这些是赋予艺术生命及内涵的基本要素。针对这点,林俊禹觉得玉雕师们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够开发出艺术智慧,才能看到“美”之真谛,才能把对艺术风格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作品《万山红遍》
不忘初心,坚守匠心是对林俊禹最好的描述。他致力于把玉雕这一古老手工技艺不断推陈出新,开创了玉雕行业的新风气,引领了玉雕行业的新潮流。在不间断的技艺积淀与传承,不间断的自我修养与坚守,不间断的锐意进取与创新,林俊禹一直秉持创新精神继续前进。
在新时代的大潮下,历史的车轮不会逆转,林俊禹倡言道,玉雕师们要勇于面对,坚定信念,静下心来,提升自我修养,提升自已的技艺水平,在此希望林老师的匠心能感染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