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看《汉武大帝》被雄才大略盛世祖的汉武帝震撼,他的一生皆是传奇,不得不钦慕,但如今再看《汉武大帝》却被开篇的汉文帝刘恒吸引,翻了下史书,突然就喜欢上历史知名度不高的汉文帝。
首先对汉文帝感兴趣是从他遗诏开始的——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哪个帝王不想长生不老,可汉文帝却看淡了生死,活得比当下的社畜都通透,这对万民臣服,坐拥天下的皇帝来说真的清醒到过分了。
他在遗诏中是这么说的:“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有网友简单翻译了一下,放到这里大家参考下:我听说天下万物萌发生长,最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呢!当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
从这部分遗诏不难看出他仁厚,他爱民如子,他是个好皇帝。
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
熟悉些历史的应该都知道,刘邦的儿子,想在吕后手下长大有多难。
他的母亲是个不受宠的妃子,这份不受宠让他不受重视,但也是这份不受宠让他和母亲平安活了下来。
低调的长大后,他被封到了偏远的代国做了王,代国的日子,史书没写,我们无从知晓,但看地理位置受匈奴骚扰是肯定的,但史书没记载什么乱子,我们忙猜一下估计他战略眼光还行。
然后与他有关的时间进度条就到了吕后去世。
吕后在的时候,吕氏当权无人敢言;吕后一死,她构筑的权利大厦立马崩塌,被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集团灭了族。
下一任皇帝是谁?功臣集团怕被打击报复,首先pass掉了吕后选的候选人,只能往别的地方萨摩,这一看,没有出兵平乱好掌控,没什么势力和关注度的刘恒就入了他们眼。
于是就派人请他入宫,但刘恒是什么人——超级惜命(这有点废话,他不惜命也活不到现在)。
看起来是好事,但能不能去,去了能不能苟到自己掌权,他拉着自己的臣子一顿分析,有人分析目下形式支持进宫;有人说内斗严重去了可能是替死鬼,不要去。
说的都很有道理,这时候就需要他做决策,可他知道的话就不请教谋臣了,那怎么办呢?占卜。
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神秘正统的预测方式。
结果显示他应当称王,那他已经是王了还怎么称王,占卜者曰:称帝做天子。
从他后面的为君之道来看,他应该是个很聪慧的人,那为啥这时候还有这样的疑问,这也是谋略的一部分吧!自己称帝是天意一事,外人说出来比他本人站出来那可信度,说服力高多了。
于是顺利进京称帝。
从这开始,他的帝王权谋开始真正的惊艳我们。
先是进宫路上大臣来接,权臣代表周勃说有话要跟他私下说,不知是否他的授意,当初建议进宫的宋昌帮他挡了,说:“公事就请直接公开说,如果是私事,当君王的人没有私事。”一下子亮明态度——虽然我是你们请来的,但不要轻易拿捏我。
紧接着又是周勃,奉上了天子的玺符,他没有立马就接,没有表现出对帝王的渴望,并说这件事等他到了自己在长安的官邸再说。到了住处,又是一通极限拉扯。大臣表示就你最适合,别人的都不配,你来当皇帝吧!他表示:我也不配,还是看看别人吧!大臣再表示,你最合适,我们都是这么觉得啊……再三拉扯之后,终于,即天子位。
即位才是凶险的开始,于是他入住未央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自己的谋臣宋昌为将军,管南北军;命当初不建议他入宫的张武为郎中令。这样,控制住了军营和皇宫,确保自己没有生命危险。
然后就是向身边的人证明自己有能力做这个皇帝,于是他连夜发了诏书,一说吕氏谋逆的事,说他们是想谋夺刘氏的江山,所以将他们全部诛杀了。再就是大赦天下,意即我刚做皇帝,大家多多关照一下哈。
虽然说诛杀吕氏是功臣集团的手笔,但刘恒坐上了皇位,走出这一步,哪怕明面上也是需要他同意的,至于为什么他同意,拉拢功臣集团是一个意思,另一个意思是安抚功臣集团,意思你看你们做的是对的,我和你们战线一致。紧接着就给这些人升职,陈平从右丞相成了左丞相,周勃从太尉成了左丞相,窦婴从大将军成了太尉。之后又给这些人赐了金。
到这一步,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消灭的差不多,终于可以好好当皇帝了!
借着功臣集团坐稳皇位之后,权欲极大的功臣集团就从朋友变敌人了,那就先说他怎么对付出头鸟周勃的吧!
这帮人位高权重,一个不小心自己的名声地位都受损,好在周勃也算个人精,听人劝——听到别人谏言说他当初杀吕氏,又迎立代王,开始“居功自夸”,现在受到了最高的赏赐,看起来地位是很尊贵,其实要有灾祸啦。
周勃麻溜辞去了右丞相的职位,让陈平一个人任丞相。
可惜陈平年纪大啦,文帝登基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如此一来,周勃又被文帝召回去做了丞相,明明要削权为什么还让周勃回来呢?文帝留他还有用。
汉初吸取秦朝教训,因着军功和血缘封了很多藩王,因此朝廷里很多官员是有自己的封地的,但一是他们在朝中有职位,二是贪图长安这边的富裕,很多没有回自己的封地。不回封地还要占有封地的收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运输,考虑到民生问题,汉文帝下了个诏令让这些王侯回自己封地去。
因为采用的是礼仪教化,没有强制,很多人并没有离开,那怎么办呢?即位第三年,汉文帝又一纸诏令说丞相带头吧!周勃没了丞相位置,再提拔就是自己的人,问题迎刃而解。(虽然手段温柔,但结果比他儿子文景帝可是厉害多了)
用怀柔手段,钝刀子割肉一样一步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文帝的厉害之处。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像是周勃回去后,因为功高震主,日日胆战心惊,带着铠甲入睡,越是这样小心翼翼越是容易被抓住把柄,有人告周勃谋反,文帝应该是窃喜的,但他不动声色,按照章程交给廷尉去查。
这一查没谋反倒是不要紧,要紧的是周勃在牢里吃尽苦头,最后求助公主,贿赂薄太后的弟弟薄昭得以出狱,放了的周勃更是战战兢兢,文帝落了好名声,敲打的任务也完成了。
这一招不光对大臣用,在太后的弟弟,也就是文帝舅舅薄昭身上更是用的淋漓尽致——舅舅犯了死罪,汉文帝一边说“不忍心”杀他,一边派大臣和他喝酒,劝他自己醒悟,然后自杀。但能做到那个位置人间脸皮厚的狠,就是不自杀。
文帝怎么办呢?依然不下令处死,而是让群臣给他哭丧,无奈,薄昭只能自杀了。
以上种种都能看出文帝的做事风格,如果和他共事,需要七窍玲珑心,不然根本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只会迷失在他的常用语里:“请你们再考虑考虑”。
这种风格弱化了很多尖锐矛盾,让大汉帝国平稳的运营下去,百姓安居乐业,完成财富积累,才有后期汉武帝的英雄本色,雷厉风行。
从这一点上讲,文帝真的对的上他的文字,只是我们总被耀眼的汉武帝吸引,忘记文治武功才是一家。
用户25xxx10
可以说是帝王心权运用第一个人,他前的皇帝汉高祖始皇帝都是威望太高秦二世汉惠帝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睡不醒
文景之治
钢丝摁的螺丝 回复 11-15 12:49
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