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观众对贾冰的评价,我才明白当年赵本山那番话的含金量

小城姑娘阿月 2025-01-03 09:18:45

春晚的舞台上,灯光总是晃得人眼花缭乱,但今年有人看完后却觉得有点不是滋味。贾冰,这位曾经在喜剧圈被观众笑着记住名字的人,却好像没能让大家再一次开怀大笑。有些人说,他的小品不如从前了,也有人替他说话,说他正在转型,再给点时间。但怎么讲呢,这事儿就像你喝惯了一种茶,忽然换成咖啡,不是不好,只是嘴里那股熟悉的味道没了。

其实这么多年,贾冰走过的路并不少。他最开始站稳脚跟,全靠他的幽默感,那种接地气又机灵十足的表演方式,把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都变成包袱甩出来,观众一乐就是一个晚上。郭德纲当年还夸过他,说这小子厉害,是块做喜剧的料。但是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初那个只需要逗乐子的演员,现在也要想着多试几条赛道。问题来了,他这一试,可真不是人人买账。网上评论炸开锅,有人直接说,你别折腾了,就老老实实回去演小品吧。这话听着扎心,但换个角度想,好像也反映出一种矛盾——你说,一个喜剧演员到底该不该只是“搞笑”?

咱们仔细捋一捋,其实贾冰现在面对的问题,不光是他一个人的烦恼。从赵本山到陈佩斯,从潘长江到冯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掉进过类似坑里。当年赵本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小品最大的主题就是快乐”,可惜放到今天未必行得通。一方面平台和观众口味越来越复杂,一方面创作环境肉眼可见地收紧。不信?看看每年的春晚节目单,小品数量一年比一年少,还净挑那些教育意义特别浓厚的内容来演。本来嘛,看个小品图的是轻松一下,可结果呢,总觉得到最后还是被上一课。如果连舞台上的演员都不能随性发挥,那作品自然不会太讨喜。

再者,大环境也是摆在那儿。短视频兴起之后,大伙儿刷手机的时候更愿意看几秒钟、一两分钟内能戳中笑点或者泪点的小段子,而不是坐下来慢悠悠看二三十分钟讲故事式的小品。这么一对比,小人物的大智慧和生活化戏谑,好似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而偏偏这种东西,又正是一代又一代传统喜剧人赖以为生的方法论。所以你看,即便像贾冰这样资历深厚且有天赋的人,在这波浪潮中依旧难免左支右绌。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没有亮眼表现的话,我们也不会提《狂飙》里的徐江。在那部火遍全网的大热电视剧里,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狠角色,让很多原本冲着剧情来的朋友,被这个阴冷但带些滑稽劲儿的人物吸引住了。我身边好几个朋友追完剧后直呼惊艳,他们甚至翻出了之前根本没注意看的采访片段。不过风头过去以后呢?突然发现,没有延续下去的新鲜感。《狂飙》的确把他的另一面展现出来,但显然仅凭这么一次尝试还远远不够填补空白,更别提立住新标签。

可能很多同行会劝他另辟蹊径,比如跨界搞综艺,这几年谁不爱玩点混搭创新啥的吗?消息称贾冰最近就在筹备自己的节目,希望能用更多样化形式再次与观众产生连接。但我跟你掰扯清楚哦,这算不上什么万无一失之策,因为风险是真的存在。如果方向稍微跑偏一点,很可能落得个四不像,到时候骂声怕只会更多。不过不得不承认,对于那些已经摸爬滚打许久,又一直渴望突破瓶颈期的人来说,这是目前比较实际的一步棋,用句俗话讲,就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呗。

其实这样的例子以前早有先例,比如小沈阳。当年因为一句“穿貂”的梗火遍全国,各种邀约铺天盖地砸向他。然而爆红容易守红难,仅靠吃老本维持不了多久,于是后来陆续尝试拍电影、唱歌等等各种领域,虽然后面的成绩参差不齐,但至少说明努力找活法才是不服输的态度。同样还有程野这些北方相声、小品系出的弟子们,无论各自发展轨迹如何,都逃不开两个字:适应。而所谓适应,不过是在保留初心基础上尽量贴近大众审美习惯,同时还能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这很难吗?答案显而易见——当然难!否则为何业内至今仍只有寥寥数人成功突围?

时代变化不可逆转,如今网络主导娱乐消费模式已成为定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新形势下催生的新需求倒逼传统行业调整策略,也是件合理不过事情。但与此同时,还有那么多人对纯粹、不媚俗且具思想性的作品保持期待呀。有时候甚至感觉,那些简单朴素却令人发自内心想鼓掌叫好的作品,并非不存在,而是藏匿于繁杂信息洪流背后的静谧角落罢了。所以对于诸如贾冰这样肩负传承使命同时深陷现实压力中的艺术工作者而言,他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与其说来自市场外部规则,还不如坦率接受自身必须升级优化才能继续存活发展的挑战逻辑更准确些。

未来怎么样,我猜测谁都无法给出标准答案,包括我们自己,不过希望始终在那里闪烁。

0 阅读:28
小城姑娘阿月

小城姑娘阿月

近现代社会的一些奇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