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萧克镇上将”,为啥没人说“粟裕镇大将”?因为确实镇不住

历史的小书生 2024-11-19 05:50:36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自此,十大元帅、十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以及1359名少将应运而生。在这众多闪耀的将星之中,粟裕名列十大将榜首,萧克则位居57位上将的第一位,也正因如此,坊间才流行起“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这样的说法。

需要明确的是,自1955年评衔以来,中央从未提及过“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这句话,官方层面也始终未曾认可这样的说法。

这是因为,在27位上将中,萧克的资历最老,在红军时期的职务最高。很多人都说,萧克的军衔确实评低了,理由是,在井冈山时期,萧克已然担任红四军的师长,那可是至关重要的领导岗位,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出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师长乃是贺龙同志,在与日寇作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担任四野参谋长一职。

萧克将军的一生,历经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等众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一场场战火的洗礼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战斗经验,也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正因为他有着如此深厚的资历以及杰出的军事表现,所以当人们见到萧克将军时,往往都会怀着崇敬之心主动敬礼,或许这便是“萧克镇上将”这一说法流传开来的缘由所在。

相较于“萧克镇上将”的说法,“粟裕镇大将”却很少有人真正认可,这又是为何呢?

据说,当年在进行军衔评选的时候,粟裕将军战功赫赫,不少人都觉得以他的战功而言,授予大将之衔似乎是低了些,甚至认为他是具备被授予元帅军衔的资格的。而且,不光是党内军内的同志持有这样的看法,就连党外高层的民主人士邵力子、黄炎培等,也秉持着相同的认识,还专门向中央建议粟裕“是可以当元帅的”。

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也曾回忆起相关的情况,原来中央最早的时候确实是打算给粟裕授元帅衔的。在中南海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毛主席不仅明确提出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还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夸赞道:“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话语之间,满是对粟裕军事才能以及所立战功的认可与赞赏。

令人钦佩的是,即便有着如此的契机,粟裕将军竟先后三次辞让。毛主席对此夸赞不已,提到粟裕在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这一要职,1948年又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重任,如今再辞让元帅衔,其展现出的人格魅力着实不小。

但要知道,授予大将军衔可不是仅仅只看战功这一个方面,还需要充分考量资历以及历史贡献等诸多因素。从这个角度细细分析的话,粟裕将军其实在资历方面并不占据优势。

在十位大将之中,出生于1907年的粟裕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位了。遥想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之时,粟裕仅仅是一名班长,而同一时期,张云逸大将已然是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的参谋长,徐海东则担任着鄂东警卫第2团的团长之职。

与这些有着深厚资历的老前辈们相比,粟裕在这方面确实略显逊色,又怎么可能去“镇”住这些战功卓著、资历深厚的大将们呢?

就单拿徐海东来说,他是湖北人,在1934年4月的时候,红25军与红28军在商城会师之后,两军合编组成红25军,徐海东出任军长这一重要职位,肩负起了领导部队作战、发展的重担。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15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徐海东又担任旅长一职,在抗击日寇的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此可见,粟裕将军辞让元帅衔,选择接受大将军衔,无疑是极为明智之举。而且以粟裕将军一贯的为人和品性来看,他本身也从来没有过想要去“镇”住其他大将的想法。

他所追求的,或许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为军队继续贡献力量,用自己的军事智慧去赢得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1 阅读:1355

评论列表

淡定

淡定

1
2024-11-25 12:30

论打仗,粟裕真可以当元帅而且靠前,但资历不够

历史的小书生

历史的小书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