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买菜的几种流派

小开说上海 2024-06-26 12:02:38

导读

上海人买菜,可谓各显神通。有的小菜场买,有的网上买,有的不晓得什么地方,买了一把菜。今天就说说上海人的买菜。

菜场流

袁枚说过,一桌宴席,厨师占六,采办占四。可见买菜的重要性。

而大部分人买菜,还是去小菜场。

小菜场种类丰富、食材新鲜。

是买汏烧们,首选之地。

然而,小菜场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对新手不太友好。

新人去小菜场买菜,要做好思想准备,起码几个月要被斩的。

不过,一旦混成老顾客,那就如鱼得水。

买菜送葱姜

零头都去掉

新鲜小黄鱼

农民本地菜

各种隐藏菜单、隐藏福利接踵而来!

和摊主混熟了,送点食材都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小菜场起手难,但成长性很高,有机会“爆装备”,拿到极品食材。

而且,菜场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熟食店。

菜场的熟菜店,真是藏龙卧虎!

馄饨、冷面、肉馒头

爆鱼、排条、油爆虾

酱鸭、蹄髈、白斩鸡

应有尽有,价廉物美,是老百姓加菜的首选之地。

超市流

现在很多超市都在买菜,遇上打折、会员优惠,还是很不错的。

超市对新手友好,堪称新手村。

特别是年轻人,社恐、内向的,不高兴去小菜场讨价还价,超市是很好的代替。

有些大商超,还有美食区。

看着那些做好的食物,满满的幸福感。

然而,超市也有个问题,就是成长性消失,没有“爆装备”的可能。

好处是,货源一直很稳定。

坏处是,像小菜场那样淘到宝的机会,基本也消失了。

路边摊流

路边摊,很早就有了,以前叫投机倒把,现在叫非法设摊,反正没什么好话。

路边摊,其实解决了市民买菜难题。

因为很多动迁小区,周边是没有正规菜场的。往往门口有一个小型菜场,品种少、价格高,当居民是冲头了。

这时候,周边农民、菜贩,打游击似的,拿出食材摆摊经营。

这也算填补空白,不是办法的办法。

网购流

现在互联网经济,网上买菜非常方便。

以前是年轻人喜欢用,现在中老年也都在用了。

主要是有优惠券,遇上活动了,减去10多元,非常划算。

不过,网购和超市一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扼杀了不确定性。

优惠券与“爆装备”,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生鲜流

现在的生鲜店,可谓异军突起。

既有超市货柜的便利性,又有个性化、细致化的差异性,深得市民喜爱。

有些食材,太小众了,菜场买不到,网购不新鲜。

有些食材,太昂贵了,菜场不进货,网购很坑爹。

这时候,生鲜店很好的填补这一空白。

像某马的生鲜,还可以代加工食物。

经常看到一群坐在生鲜店吃海鲜。

其实别说他们了,我谈朋友,都带着女友带生鲜店吃饭,价格老实惠的。

产地流

有一类人,对食材品质要求极高,所以他们尽可能的去产地购买。

简单说,有钱+有闲

所谓“邓小闲”,搞无花也好,采购食材也好,都是这个道理。

买黄桃,去奉城

买水蜜桃,去大团

吃杨梅,必要余姚的

吃枇杷,必要东山的

浦东九斤黄

莲塘一点红

崇明乌小蟹

金山枫泾猪

要吃海鲜,一家人自驾到舟山沈家门

要吃正宗粤菜,直接飞机票订好,去顺德。

最重要一点,不去某点评上面大热的,那些网络营销出来的。

而是去当地人的老店,甚至没被网络收录的。

以前我觉得这种人是少数。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对吃那么的执着。

后来去了一次崇明农家乐,发现有一片土地,是上海人的“农场”。

每当节假日,都有上海人开车过来,收获崇明的土特产。

当然,这样花钱雇人、置办土地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有闲情雅致的食客,往往开车到那些尚未开发的农村,寻觅食材。

讨价还价之余,偶尔还能收获惊喜。

就像我,经常去东乡寻觅野生黄鳝、野生河虾。

表弟小舟吃过我的鳝筒烧肉后,回到彩虹湾,再也吃不下普通的黄鳝了。

0 阅读:0

小开说上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