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靠路人盘逆袭,《大奉打更人》却因台词、剧情等丢路人缘,同是男频古装剧,《庆余年》还能给后者啥启示?

和斌斌一起看剧 2025-01-03 00:36:14

最近追剧让我有点感慨,尤其是《九重紫》和《大奉打更人》这两部剧,真是天差地别。

先说说《九重紫》吧。开播之前,主演孟子义和李昀锐的名气相较于那些超一线的明星,确实不算什么。两个人的粉丝量也不算特别庞大。那时候我也在想,这剧会火吗?

结果,剧一播出来,哎呦,简直像点着了火一样,迅速蹭蹭地就火了。粉丝量疯长,那些原本对孟子义和李昀锐不怎么感兴趣的观众,竟然都被剧里的表现吸引住了。更让人惊讶的是,两家粉丝竟然相安无事,不争不抢,和和气气地支持这部剧,形成了一个正向的氛围。

我有个朋友,平时很少关注这些演员,也不怎么追剧。结果《九重紫》一开播,她随便瞅了一眼,没想到一看就入了坑。

“一开始只是随便看看,谁知道剧情居然还挺吸引人,制作也挺精致的,越看越有意思,演员们的演技也不错,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她这么说,我才意识到,原来“路人盘”的魅力就在这里。

就算你最初并不关心这部剧,但只要剧情过硬,演员不掉链子,任何人都能从中找到吸引力,甚至成为忠实粉丝。为什么《九重紫》能抓住这些路人?那肯定是剧本扎实,演员演得真,方方面面都能戳到观众的痛点。

再看看《大奉打更人》,简直是个反面教材。剧开播前,宣传铺天盖地,大家都充满期待,结果剧一上线,口碑直接掉到了谷底,观众的吐槽一波接一波。说起这台词,简直成了笑话。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个别黑粉故意找茬,结果我身边的好多普通观众也都在说,这台词真不行。要是说只是黑粉挑刺也就算了,但连路人观众都在吐槽,那问题就大了。

要是一开始就用配音,虽然会被批评演员水平差,但总比直接损害了观众的路人缘要好。台词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路人盘崩塌,许多人还没看剧就已经开始远离了。

而且,这个川渝普通话的加持,真是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说实话,方言在某些剧里是加分项,像《繁花》里老上海的上海话,出来的时候就有种浓浓的老上海味儿;《唐朝诡事录之西行》里的河南方言,听起来又地道又接地气,角色的形象也就更立体了。

可《大奉打更人》里的川渝话就完全不搭,感觉像是硬凑上去的,连剧情的氛围都没有带动起来。观众看了就尴尬,觉得这话说得没道理,根本无法进入角色的状态。

最让我失望的是这剧的剧情,简直像是在浪费时间。改编一部超长的网文原著,本来就够难的了,但编剧硬是加了很多原创剧情,结果就是剧情混乱不堪。

前几集看下来,节奏又快又乱,搞笑的地方也很尴尬,根本看不出任何幽默感。破案的部分敷衍了事,看得让人觉得这剧就像在应付观众。

一个网友评论得特别到位:“一集里,三分钟就破案了,剩下的三十七分钟,全是在演一些莫名其妙的小品,谁能看得下去?”

原著粉最初有很高的期待,结果看到这样的剧本,心里肯定特别失望。路人观众本来也就是想凑热闹,看到剧情这么差,直接就换台了。结果呢,原著粉和路人粉都没留住,剧的质量也上不去,扑街也就不奇怪了。

再看看《庆余年》。这剧的做法就聪明多了。第一季的时候,张若昀的古装造型受到了不少吐槽,觉得他穿上古装特别显肿。制作方听到了观众的反馈,第二季里张若昀就瘦了很多,造型也帅了不少,观众的好感度自然就上来了。

粉丝的意见被重视了,剧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庆余年2》甚至成了今年唯一一部每集收视都突破一亿的电视剧。这说明了什么?路人盘的经营真的很重要,剧方如果能听进观众的声音,并做出改进,剧就能越来越好。

对比《九重紫》和《庆余年》,这两部剧通过关注路人盘,成功地吸引了更多观众。而《大奉打更人》则因为忽视了这些声音,最终失去了观众的支持,成了一个烂摊子。

这让我意识到,电视剧中的路人盘,其实就像一本“生死簿”,决定着一部剧的生死。制作方如果不听观众的心声,最终就会一无所获。

你对这些剧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聊聊。

0 阅读:63
和斌斌一起看剧

和斌斌一起看剧

推荐好看的电影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