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麻鞋,很多人对它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过去:色调单一、做工粗糙、样式古板。而在崆峒区,一双双以传统编织技艺为基础,融合了丝路文化和当地旅游特色的各种麻鞋,成为了帮助妇女掌握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的新途径。
在西郊街道民馨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麻鞋手工编织培训课上,甘肃雅路人麻编工艺制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娟老师采取理论课程和现场手织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从起针的角度,到钩花时线的缠绕方向,再到收针的诀窍,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亲手示范,详尽无遗。老师边做边教,学员边学边做的“手把手”培训,充分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纷纷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互相交流,共同切磋,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培训学员张治丽说:“我从培训的第一天就来了,今天已经第五天了,这几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每天过的也很充实,看着自己编织的手工作品,感觉很有成就感。”
此次培训覆盖面广泛,无论是对编织毫无经验、满怀憧憬的新手“小白”,还是痴迷编织艺术、力求精进的资深爱好者,亦或是急切期望增加家庭收入、勇挑经济重担的逐梦者,都能在培训中找到契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培训学员张晓芬说:“一开始我也织得不好,手忙脚乱的,但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慢慢练习,熟能生巧,现在—天就能编出一双鞋了。手工编织真的特别适合我们,时间自由、地点灵活,还能给家里增加收入。希望更多的姐妹们也能加入进来,一起感受手工编织的乐趣,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西郊街道党工委委员、党建办主任朱静说:“西郊街道通过广泛宣传、全面摸底方式,掌握辖区内有手工编织基础、参与意愿强烈的妇女群体参加编织培训,让辖区妇女们在家门口学习编织技能,实现增收梦想。”
据悉,甘谷麻鞋是延续千年的手工艺品,2017年入选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甘谷麻鞋品牌化发展的代表,“雅路人”将扎染、陇绣等传统工艺与麻鞋制作相结合,积极融入时尚元素,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和拓展市场,加之与时俱进的销售模式,让甘谷麻鞋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不断破界出圈成为“新宠”。
甘肃雅路人麻编工艺制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娟说:“目前,我们在崆峒区3个社区已经开展了连续15天的培训,然后这150名的妇女,学会了之后都可以把我们订单的材料和样板带到家里面,在家里面从事我们的麻鞋钩织手艺,做好了之后,统一回收到我们这里,然后我们给大家进行结算。”(记者:郭丽 刘薇 编辑:兰雪荣 责任编辑:牛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