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司马迁和班固对游侠的态度不同,从两人的“游侠观”看差异

98年的小美嘉 2020-04-07 09:03:03
“游侠”单从字面意义上来解释,其实就是四处游荡、行侠仗义之形象。但是在古代“游侠”二字的意义却十分广泛。它既可以是“侠之大者”忧国忧民的体现,也可以是“侠之言挟也,以权力侠辅人也” 。

“游侠”除了“轻生重义、勇于救人急难”的正面形象之外,其实也有无赖之徒的意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门别类的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

西汉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以官书的口吻肯定了“布衣、乡曲、闾巷” 之侠。并且大肆赞扬了“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的高尚品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对游侠精神充满了同情与肯定。

但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撰写的《汉书·游侠列传》中,却认为游侠“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于强世者”。这两位生活在汉朝时代的史学家,在对待游侠问题时的态度不仅截然相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二者的观点还相互对立。

司马迁与班固的“游侠”之争

1.西汉司马迁的“游侠观”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在身受“宫刑”之后依然写出了史家绝唱《史记》。这部经典之作可谓后世研究历史的宝藏。他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对“游侠”的观点是“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

司马迁之所在《史记》中给游侠列传,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当时游侠思想的影响。但由于司马迁属于西汉“文人集团”,所以即使在写《游侠列传》的时候,其实也多少包含了一些浪漫主义色彩。

2.东汉班固的“游侠观”

东汉是个一个学术氛围比较浓烈的朝代,班固本人的经历也具有一定传奇色彩。他在著述《汉书》的时候,其实也是以《史记》作为参考基础。但在对于“游侠”这个问题时,他却与司马迁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班固关于“游侠”的观点是“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于强世者”。简单说就是所谓的游侠其实就是一些虚张声势的“强人”。“扼腕而游侠者,以四豪为称首。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 一句“背公死党之议”,就可以让游侠“罪已不容于诛”。

二者“游侠”之争的关键分歧点

1.出生朝代不同观点也不同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官和历史学家,由于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黄老”之说,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转型之时。所以对司马迁的思想也肯定会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在“黄老学说”的影响之下,当时的游侠主要以“无为”为精神支柱。当时社会中的游侠大有行侠仗义之风采。

后期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又以“仁爱”作为中心思想。所以西汉的游侠一般都是“正义”的化身。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帮助穷人等,所以在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中,为游侠群体列传颂扬。

而班固作为东汉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不仅在历史和文学方面有所建树,他还有过随君出征的经历。正是这些复杂的经历,让他看透了当时东汉的社会弊端。尤其是对游侠群体更是嗤之以鼻。

这主要是因为东汉时期的游侠,在面对家国大义的时候,除了没有表现出本阶层的积极性之外。很多游侠甚至逆行倒施,不仅破坏国家治安而且还扰民。所以,班固才会在《汉书·游侠列传》中,对游侠这个群体大肆贬抑。

2.二者历史观不同

司马迁认为历史的发展规律,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且历史一定会存在客观必然性。就像事物发展由盛而衰一样,其实都是由历史自身的内在逻辑决定的。但是历史的客观性中又含有偶然性,只有这样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而班固却认为虽然历史有客观性,并且也相信历史“循环论”。但是历史是由时势所造成的,或者说是历史需要根据朝代以及统治者的意图而变化。他主张“以通古今, 备温故知新之义”。

3. “游侠”之争的比较

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与班固的《游侠列传》,在经过观点比较之后,不难发现二者对待游侠的出发点,以及所表达的观点相互对立。这就让汉朝的“游侠”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或者说在亦正亦邪之间徘徊不定。

司马迁与班固所生活的朝代不同,所见所闻以及经历都有迥异差别。所以二者在其著作中,对于“游侠”思想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就体现在二者的观点之中。一个赞扬游侠的高尚品德,而另一个却认为游侠“其罪当诛”。

二者的“游侠观”之争,究其根源实际上就是两个人的思想不同。尤其是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术背景不同,其实都很容易对二者的主观思想造成极大影响。再一个当时西汉的“游侠”多以参与国事为荣,而东汉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所以游侠也就丧失了精神,并成为了反面教材的典型形象。

结语

“游侠”其实与“侠”有本质区别,“侠”者行其大道为国为民。而游侠中的“游”字,不仅体现在四处游荡、居无定所上,从比较深刻的角度来讲,“游”还体现在精神和信仰摇摆不定。

通过上面的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汉书》中的诸多内容,其实都是以《史记》为蓝本的增写。从这角度来讲班固《汉书》中的观点,其实深受司马迁《史记》的影响。至于二者关于“游侠观”方面的对立,其实就是社会意识与思想形态的对立。所以根本不存在谁对谁错之分。

西汉与东汉的文化背景、史家观点都有差异之处,所以二者的“游侠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也属于求同存异的典型表现。据《东观汉记·光武帝纪》记载:“高才好学,然亦喜游侠”。这其实就是对游侠“侠义”的肯定。

《后汉书·班固传上》中也曾有:“乡曲豪俊游侠之雄,节慕原尝 ,名亚春陵 ,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的记载。这其实也说明东汉时期,“游侠”的属性其实并没有班固所说的那么罪大恶极。

0 阅读:3

98年的小美嘉

简介:浙江传媒学院16级在校生浙江传媒学院16级在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