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博弈陷僵局,欧盟高官抵京开启新棋局

川奇聊谈 2025-03-30 13:53:40

华盛顿与北京的最新经贸磋商以僵局告终,欧盟委员会贸易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飞抵北京。这场时间差不足一日的国际政治变奏,揭开了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新篇章——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欧贸易额达8473亿美元,较中美贸易额高出2100亿中国海关总署。

在3月26日的中美视频会谈中,美方执意推进三项争议措施:基于芬太尼问题的25%惩罚性关税、重启301调查条款、实施"对等关税"机制。中方谈判代表明确反对这些违反世贸规则的措施,指出美国药物滥用致死案例中仅0.01%与中国有关美国疾控中心,而301调查早在2020年就被WTO裁定违规。

美方的强硬立场遭遇中方精密反制。中国海关总署随即更新了《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将稀土分离技术列入管制清单,直接影响美国军工企业所需的17种关键材料供应路透社。这种技术封锁的杀伤力,在洛马公司股价当日暴跌6.2%中可见一斑。

正当外界聚焦中美对峙时,欧盟贸易委员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布罗夫斯基斯与何立峰的会谈透露出关键信息:双方同意建立新能源汽车电池原材料联合储备机制,首批将协调采购价值50亿欧元的锂、钴资源彭博社。

这一合作直击美国软肋。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洲电动车电池所需的72%锂资源和58%钴资源依赖中国加工企业欧盟统计局。通过建立联合储备,中欧企业可规避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本地化生产要求,保住价值340亿欧元的市场份额。

中国商务部的"双循环"战略在欧盟找到新支点。德国巴斯夫集团宣布将湛江基地的乙烯产能提升至300万吨/年,专门供应欧洲汽车产业链;法国空客天津总装线将启用机器人装配系统,使月产量从6架增至8架空客官网。

这种深度绑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3月28日欧元兑美元汇率突破1.12,创下以来新高;欧盟委员会同步暂缓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补贴调查,涉及金额达29亿欧元欧盟贸易署。

当美国商务部威胁扩大芯片出口管制时,荷兰ASML宣布向中芯国际交付三台1980Di光刻机。这种"政冷经热"的奇特现象,印证着全球产业链自主性觉醒——正如慕尼黑经济研究所报告所述:"地缘政治的铁幕,终将被商业利益的熔炉烧穿。"

0 阅读:0
川奇聊谈

川奇聊谈

为你传递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