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大王跌落神坛?代工厂停产、连亏三年、一家三口成老赖!

北纬的咖啡豆 2025-04-02 16:16:02

但是谁能想到,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大佬,如今却深陷债务泥潭,公司连亏三年,代工厂停产,甚至连他本人、妻子和儿子都被法院列为“老赖”!

1962年,杨振出生在湖南宁乡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哥哥姐姐因为没钱读书,早早辍学打工。

甚至因为家境贫寒,哥哥到了适婚年龄,都没人愿意嫁,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成了杨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为了能出人头地,他常常在煤油灯下熬夜背书,课堂上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老师的板书,靠着这股子拼劲,杨振成功考入益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家乡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到处都是商机,杨振骨子里那股“霸得蛮”的劲头被点燃了,他毅然辞去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一头扎进了商海。

不过真正让杨振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还得从一瓶酱油说起,有一天杨振在家做饭,被传统酱油瓶的铝塑盖折磨得够呛,那盖子不仅难打开,倒酱油的时候还不好控制量,稍不留神就弄得满手黏糊糊的。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被杨振敏锐地捕捉到了,他心想要是能解决这个麻烦,说不定能大赚一笔。

于是他拿出全部积蓄,在1996年创立了加加酱油厂,推出了带有易拉环瓶盖的酱油新包装。

这一创新简直太成功了,新包装一上市,就引发了消费者的抢购热潮,经销商们更是挤破了门槛来要货,从宁乡的一个小厂,到全国知名品牌,加加酱油只用了短短六年时间,杨振也开始在酱油行业崭露头角。?

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杨振的身家突破20亿,还登上了胡润百富榜,他湖南乡间的老宅,也成了乡亲们口中的 “风水宝地”,大家都对他的成功羡慕不已,那时候的杨振,可谓是风光无限,走到哪儿都备受瞩目。?

他觉得这是搭上“互联网+”快车的好机会,于是豪掷5000万进行投资,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接下来的两年,云厨电商不断亏损,杨振不仅没赚到钱,最后还不得不0元转让股份,投资的钱打了水漂。?

但这次失败并没有让杨振吸取教训,他反而越挫越勇,2018年,杨振又盯上了金枪鱼钓公司,这家公司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和调味品行业八竿子打不着。

可杨振却不顾众人反对,打算以 47 亿的天价收购金枪鱼钓,为了完成这次收购,加加食品不得不向银行借钱,背上了巨额债务,但是事情并没有按照杨振的预想发展。

2020年底,由于资金问题和外部压力,这笔交易最终无疾而终,但加加食品却因此陷入了财务困境,主业资金被抽干,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与此同时海天、李锦记等竞争对手也没闲着,他们疯狂扩产,抢占市场份额,加加酱油的市场份额被一点点蚕食,业绩逐渐下滑,更糟糕的是,加加食品作为家族企业,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加食品的业绩开始连续下滑,2021年,加加食品迎来了上市后的首次亏损;2022年,公司续亏0.80亿元,虽然亏损略有收窄,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2023年,加加食品再次亏损1.9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40.60%。

雪上加霜的是,加加食品的代工厂也出现了问题,公司委托关联方宁夏可可美和宁夏玉蜜代加工味精,但在代加工生产过程中,实际吨耗超过了协议约定的标准吨耗。

由于公司未及时要求返还多耗用的材料损失金额,形成了资金占用,这不仅影响了公司的生产经营,还进一步损害了公司的声誉。?

据中新经纬报道,2024年6月24日晚间,ST加加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杨振、杨子江、肖赛平,因其个人债务纠纷被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标的约为3231.37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肖赛平系杨振之配偶,杨子江系杨振之子,近三年半时间,ST加加已先后6次披露控股股东 / 实控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据天眼查 APP 数据,卓越投资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13.94亿元;杨振被执行总金额13.60亿元。

不仅如此,截至2024年4月30日,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及实控人杨振一家三口所持股份已全部被冻结,质押比例超过 99%。?

曾经风光无限的“酱油大王”杨振,如今却面临着代工厂停产、公司连亏三年、一家三口成老赖的困境,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有人说杨振成也野心,败也野心,如果他能安心做酱油,凭借加加酱油的品牌优势,本可以稳坐行业前三,也有人指责他把企业当成了提款机,盲目投资、违规操作,最终把加加食品推向了深渊。?

回顾杨振的创业历程,从寒门学子到“酱油大王”,他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成功之后,他却迷失了方向,被资本的诱惑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己做酱油的初心,当他试图用一场又一场豪赌填补欲望的黑洞时,加加酱油的品牌价值也在一点点被消耗。

如今超市货架上的酱油瓶,依然沿用着杨振发明的易拉环瓶盖设计,但“加加”这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却日渐蒙尘。

2024年,虽然加加食品摘掉了ST的帽子,但公司依然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沉重的债务压力,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酱油行业,海天味业等竞争对手不断创新,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丰富产品体系等方式,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而加加食品想要重新崛起,就必须痛定思痛,解决内部管理问题,聚焦主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否则曾经的“酱油大王”,可能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逐渐被市场遗忘。

海天酱油的发家史,堪称一部精彩的商业传奇,它的故事要从400多年前的佛山古酱园说起。

清朝中叶,佛山作为四大名镇之一,酱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到清末佛山已有8家酱园,民国时更是多达40多家,其中海天豉油园的 “草菇抽” 声名远扬,1955年,包括海天酱园在内的25家酱园合并,重组为 “海天酱油厂”。

1994年,海天转制,立志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调味品生产企业,1999 年海天酱油的名字出现在《新闻联播》前的整点报时环节,开启品牌打造之路,2000 年前后海天提出 “双百工程”,并于 2005 年建成高明生产基地一期工程,进一步扩充产能。

在生产设备持续革新的同时,海天也不断进行产品创新,近年来推出有机、低糖等健康系列产品,还为厨房小白打造 “万能汁料”系列,俘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心,此外海天积极开展创意营销,通过跨界合作,成功出圈,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如今海天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家古酱园发展成为调味品行业的航母,海天靠的正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参考来源:

大河财立方 从“酱油大王”到一家三口老赖,加加食品实控人做错了什么?

0 阅读:2
北纬的咖啡豆

北纬的咖啡豆

好内容,豆哥给你好看!坐看云起